人民日报:对公职人员社会应多理解多信任

27.07.2014  20:09

  近日,两部主旋律电影让许多人心中暖流涌动。《天上的菊美》和《兰辉》,取材于基层干部菊美多吉与兰辉的事迹,光影之间描绘出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也折射出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

  两袖清风的杨善洲,执法如山的任长霞,干事创业的沈浩……这些“时代先锋”“道德楷模”,赓续一以贯之的高尚人格,秉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现实中,更多公职人员夙夜在公、一心为民,在各自岗位上执着坚守、默默奉献。实践证明,我们有一支能力信得过、作风过得硬的公职人员队伍,在领导发展、推动改革、改善民生上发挥着中坚骨干作用。谈到党员干部形象,这是无可辩驳的基本面。

  不过,也有一些不同声音。或是“一刀切”地否定,把少数害群之马的劣迹群体化,武断地“一棒子打死一船人”;或有“想当然”的成见,把主观消极印象极端化,动辄“腐败推测”“负面猜想”。这样有失偏颇的社会评价,难免会影响到一些公职人员心态,让人失去成就感、产生挫败感。

  看事物看主流。对于公职人员,社会应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不能一叶障目,切忌以偏概全。各级党员干部也要调整好心态,更积极、更淡定一些。“他说任他说,清风拂山岗;他讲让他讲,明月照大江”,不因那些片面的认识而产生消极思想,更不因那些偏激的言辞而产生逆反情绪,不妨以之为镜“三省吾身”:生活上反思自己知足不,学习上提醒自己不知足,工作上勉励自己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