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国家战略 江西机不可失

13.03.2015  11:24

  江之右,海之西,三江五湖枕武夷;

  瓷之源,茶之香,夏布茧丝响当当。

  “襟三江而带五湖”的江西,如何全面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作为古丝绸之路重要货源地的江西,在现代经济格局下又将如何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这些成为人大代表热议的话题。

  历史机遇,机不可失

  “抓住用好对接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可助推江西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深入推进,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大产业布局,以及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将会不断加大。这对正处在加速发展的爬坡期、全面小康的攻坚期、生态建设的提升期的江西来说,是一个加快发展的良机。江西要发挥好区位、产业和文化软实力等各方面的优势,内外兼修,加快对内对外全面开放,争取全面对接融入两大国家重大战略。

  昌九一体,对接长江经济带“先手棋

  全长6300余公里的长江,其流域提供了中国48%的可开发水电资源、52.5%的内河通航里程,就像一条贯穿中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巨龙”。

  全国人大代表、九江市长钟志生说,省委提出“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的战略措施,就是通过省会城市南昌与门户城市九江的抱团发展,使江西融入长江经济带更有体量、更有分量、更有质量,是对接长江经济带的一着“先手棋”。

  “九江作为江西唯一沿长江的城市,目标是打造江西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打造武汉与南京之间重要节点城市。”钟志生介绍,九江着力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做优港口口岸平台、强化产业对接合作等方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同时,通过主动策应“中四角”,与咸宁、岳阳、安庆一道合力打造“小四角”,并携手湖北黄冈共推“一江两岸”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说,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对同时毗邻长三角、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江西来说,区位优势将更加突显。九江与南昌要协同发展,抓住国家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的机会,构建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至为重要的是要找准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发展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在产业发展上,要加快承接沿江沿海产业转移;产业布局上要考虑到未来5至10年国内重化工业将会进入一个平台期,应提前谋划,着眼于产业发展方向,遵循市场规律,加快推动转型创新升级,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一带一路”,江西开放合作新机遇

  “在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中,江西的瓷器、茶叶、茧丝、夏布等都是畅销商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商品就是景德镇瓷器。”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市委书记刘昌林说,江西参加和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弘扬中华文明,有利于彰显中国制造的历史魅力,有利于增强世界各国对新丝绸之路的文化认同。

  全国人大代表、省纺织联合会会长邱新海是江西恩达麻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企业主要生产夏布等纺织产品。他说,目前,全国夏布等麻纺产品出口总额3亿多美元,其中江西占半壁江山。当前,由于欧美和韩日等国家经济形势出现分化,市场趋于饱和,而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企业打开沿线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印度和南非等地市场创造了新机遇,必将成为公司出口新的重要增长点。

  面对新的现代经济版图,如何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刘昌林说,近年来,景德镇市为积极融合“一带一路”战略,具体在打好开放基础、再创陶瓷优势、大胆走出去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建议国家在把江西纳入“一带一路”战略总体规划的同时,也考虑将景德镇纳入战略布局,打造内陆对外开放高地。支持景德镇陶瓷企业“走出去”,支持景德镇开展陶瓷文化的国际交流。

  加快对接国家战略,16.69万平方公里的江西,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江西日报特派记者 李冬明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