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不要对美联储完全退出QE期待过大

21.12.2013  12:35

管窥天下

此次美联储仅仅启动了缩减购债规模的举措,而对超低利率的惯性维持却没有任何改变——“0-0.25%超低利率在失业率高于6.5%情况下不变”。

北京时间12月19日凌晨,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结束两天封闭会议后宣布,将每月采购850亿美元资产的开放式量化宽松(QE)缩减100亿美元,其中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的采购额各缩减50亿美元。

此信息一经公布,道琼斯股票指数随即拉涨近2%,而黄金期价随即下挫逾1%,金融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此次美联储明确缩减QE购债规模,既是对美国经济全面好转的证实,又夯实了2014年美联储完全退出QE的预期。

实际上,如果对美联储QE的构成要素、新一届美联储主席耶伦的政策取向、美国经济好转背后的推动力量以及浮动汇率制下的美元谋利依赖,进行详实了解和分析,我们就不必对美联储完全退出QE期待过大。

美联储QE主要由两方面构成,其一是扩张购债规模,其二是维持超低利率。据此分析,此次美联储仅仅启动了缩减购债规模的举措,而对超低利率的惯性维持却没有任何改变——“0-0.25%超低利率在失业率高于6.5%情况下不变”。

即将上任的新一届美联储主席耶伦的政策取向,与现任主席伯南克相比,其实更为“鸽派”,也就是说,货币政策取向更倾向于提高就业率和刺激增长、而非抑制通胀。这既可从此前耶伦作为伯南克副手,对伯南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大力支持间接感知,更可通过耶伦及其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丈夫(阿卡洛夫)著名的“效率工资理论”,得到更为明确的判断。

更深层次地分析美联储货币政策,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即使美联储会因经济相对复苏以及国会债务上限纠纷等因素,进行短期货币政策量化宽松的微调,但是,就中长期而言,在美国结构性的贸易逆差极难扭转之下,浮动汇率制下的美元发行无锚,所形成的“铸币税”收益欲望,必将导致美联储中长期内维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除非,美联储全球央行这一地位遭到根本挑战,或者浮动汇率制转为固定汇率制。

不能因美联储当前的短期缩减购债规模,而望文生义地臆测美联储未来会完全退出量化宽松。这不仅是对金融市场人士的劝告,此次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对黄金期价所造成的冲击,其回撤幅度远远小于市场预期,这说明金融市场的主导力量仍然维持着中长期美联储不会完全退出QE的判断。

不要对美联储完全退出QE期待过大,更是对货币政策决策者的劝告,人民币汇率不能因美国国债利率上扬而追随性升值,人民币利率更不能因此而主动升高,否则,不仅会对国内实体经济造成冲击,更会对人民币国际化既有路径形成干扰。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