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三年振兴路 橙黄橘绿时 

15.07.2015  12:19

2012年6月28日,32万寻乌人民都会铭记的日子:《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

沐浴着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春风,和着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节拍,寻乌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感铭党恩,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谋事创业,弘扬“深入唯实”的寻乌调查之风,真抓实干,致力于“抓改革、强产业、兴城镇、惠民生、转作风”,围绕“12345”工作思路,即把握推动振兴发展这一主题,强化党建和法治两大保障,落实改革、民营和惠民三大驱动措施,推进产业、开放、创新、生态四大升级,实施扶贫攻坚、项目建设、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城镇建设五大攻坚,奏响了嘹亮的奋进之歌。

三年来,寻乌人民铆足干劲,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在振兴发展中,留下了铿锵的足迹,驶入了加速跨越的快车道。

三年的振兴发展之路,见证了寻乌县委、县政府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奋斗历程,谱写了“活力富裕生态和谐”寻乌崭新篇章!

今年花儿好,明年花更红。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寻乌宛如一名矫健的运动员,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号令下,感恩奋进谋发展,真抓实干促振兴,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力冲刺!

”说3年

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三年来,寻乌县牢牢把握历史机遇,高位推动,稳步实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2014年,实现生产总值52.4亿元,同比增长9.2%;财政总收入6.25亿元,同比增长17.8%;固定资产投资31.2亿元,同比增长24.5%。

民生问题解决取得新突破

完成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20969户,基本实现“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目标。建成保障性住房700套,在建200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330户。解决了18.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治理低电压用户2.2万余户,完成网前供电改造1793户。

产业发展升级实现“撑杆跳

目前,全县果业面积达40万亩,总产量50万吨,年产值达12亿元;共有果品加工企业65家,加工能力达743吨/小时,果业产业规模赣州第一。工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规模以上企业从2011年的12家增加到35家。

生态环境建设得到新加强

实行封山育林,取消外销商品材采伐指标,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9.5%。稳步推进九曲湾库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和马蹄河河道清淤及环境整治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3.89平方公里。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饮用水源水质和出境断面水水质稳定达标。实施了珠江防护林二期项目6万亩,提升了森林生态功能。石排废弃稀土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工程项目顺利实施,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寻乌县稀土资源综合利用试点示范项目顺利实施。

社会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中宣部的关心支持下,全力创建国家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示范县建设,推动了31个文化活动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工程建设,建成了8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有7所正在建设中。筹集资金4972万元用于加强124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了161所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建设。新建了8个乡(镇)卫生院项目,以及8个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项目和23个村卫生室项目。

寻乌调查品牌实现新提升

成功举办了纪念毛泽东寻乌调查85周年理论研讨会,进一步提升了《寻乌调查》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影响。央视走基层“七一”特别节目《重返寻乌调查》在《新闻联播》和《朝闻天下》栏目播出,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中宣部批复寻乌调查纪念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五大攻坚 启动振兴引擎凝聚发展合力

项目建设攻坚: 积聚振兴发展后劲

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进程中,寻乌县充分发挥项目建设的“主引擎”作用,以大项目促进大投入,以大投入引领大发展,积聚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

强化项目争取对接。牢牢把握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和中宣部、国家统计局对口支援的重大机遇,以打基础、管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为重点,梳理编报了10大类227个项目,涉及投资额554.9亿元,向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38.1亿元。重点争取了太湖水库、废弃稀土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工程、省级产业园区等重大项目,与中国五矿等央企签订投资合同4个,投资总额达27.2亿元。

强力推进项目实施。实行“一个项目、一支队伍、一个目标、一抓到底”的工作模式,强化要素保障,全力破解用地、资金等难题,集中精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目前,瑞寻高速公路连接线、恒源科技、黄岗山公园等一批项目相继投入使用或竣工投产;龙橙果汁、平安陶瓷、寻全高速、206国道绕城公路改造等一批项目稳步推进。随着重点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振兴发展的后劲明显增强。

基础设施攻坚:

夯实振兴发展根基

若干意见》出台后,寻乌县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把补“短板”作为攻坚方向,着力推进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交通、电力、水利等发展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振兴发展的基石日益夯实。

交通运输条件明显改善。瑞寻高速和连接线建成通车,寻全高速将在2015年底建成通车,鹰瑞梅铁路列入“十二五”规划,境内两条省道升级为国道,206国道绕城公路改造项目加快施工。

电力保障能力大幅提升。长宁220千伏和留车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重大电力项目先后竣工投运。成功引进了中电投、大唐国际、中电建等国家五大发电企业,分别投资建设基隆障风电场项目、乱罗嶂风电场项目及项山甑风电场项目;诺通新能源50MW地面光伏发电项目和顺风光电30MWP光伏项目已完成备案,其中诺通新能源发电项目已开工建设。

水利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太湖水库建设项目已列入中央补助资金安排计划。全面加快小农水工程建设,完成果园高效节水灌溉6.6万亩,高效农田灌溉1.5万亩。投入2580.74万元大力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即将全面提前完成任务。

城镇建设攻坚:

绘就苏区振兴新貌

三年来,寻乌县坚持把塑造特色、提升品质作为城镇建设的攻坚方向,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至2014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1平方公里,城区人口8.93万人,城镇化率达45%。

着力提升城镇品质。遵循规划先行,聘请专家对县城20平方公里的范围进行规划设计,城市建设更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推进了新区医院、长举大桥、“一河两岸”西岸贯通等城建项目,城市配套功能不断完善。扎实推进城区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先后荣获省级“园林县城”和“森林城市”称号。

着力打造和谐秀美乡村。统筹推进小城镇建设,引导农民建房向圩镇集中,澄江、吉潭、留车等圩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南桥示范镇建设稳步推进。坚持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相结合,目前,55个规划科学、环境优美、设施完备、适宜人居的集中建设点初步成型。

扶贫攻坚:

对症下药拔“穷根

三年来,寻乌县大力推进扶贫攻坚工作,从2012年到2014年,全县贫困人口由71950人降至48500人,贫困发生率由26%降至17.4%。

精准识别,摸清了贫困底数。寻乌先后组织开展三次精准识别工作,将全县13890户贫困家庭按致贫原因分为六大类,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精确责任,强化了保障措施。以“书记工程”为抓手,将扶贫攻坚目标任务纳入乡(镇)和部门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核内容;按照“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方式,落实“10864”结对帮扶机制,即县领导结对帮扶10户、正科级干部结对帮扶8户、副科级干部结对帮扶6户、一般干部结对帮扶4户,确保结对帮扶全覆盖。

精准施策,提升了扶贫实效。对全县4796户、18281名缺乏致富产业的贫困户,制定财政奖补措施,因地制宜,发展生猪、牛羊、花卉苗木、高山油茶等特色种养业,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重点打造南桥镇扶贫示范区,扶持花卉园、果蔬采摘园、花木盆景等六大基地,并结合青龙岩旅游开发,助推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对全县678户、2455名有劳力,但无就业门路的贫困户,整合培训资源,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指导就业。对全县474户、1812名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等贫困户,逐步开展移民搬迁,并在后续发展上给予政策扶持。对全县2776户、6990名最贫困、无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行兜底帮扶。

园区建设攻坚:

为企业发展“筑巢

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中,寻乌县把产业集聚作为园区建设的攻坚方向,把“强产业”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规划先行搭平台。按照“打造一个、成熟一个”的思路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找准定位、科学规划,全面完成了寻乌工业园区(民营创业园、陶瓷建材园和稀土产业园)总体规划,规划面积达28500亩,目前已有入园企业5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2014年4月,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寻乌县筹建省级产业园区,长期困扰寻乌工业发展的平台建设瓶颈得到破解。

完善设施提档次。结合省级产业园区的筹建工作,整合资金、资源向产业园区倾斜,加快推进园区水电路、通信、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加强与省、市部门的协调对接,突出解决好工业园区用地指标问题,目前,石排废弃稀土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工程稳步推进,可新增工业用地1500亩。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提升服务园区企业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