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 江西省将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

03.11.2015  09:01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今后5年,我省将以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为重点,积极引导新增城镇人口向城镇化重点地区集聚。”11月2日,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我省出台《引导约600万人在我省就地城镇化实施方案》,到2020年,将引导全省约600万人就地城镇化。全省新增城镇人口将主要向鄱阳湖生态城市群、信江河谷城镇群、新宜萍城镇群、吉泰城镇群、南昌大都市区、九江都市区、赣州都市区等城镇群聚集。据预测,到2020年这些地区城镇人口将增加约550万,其他地区的城镇将吸纳50万左右的新增城镇人口。

  2014年

  全省常住人口4542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2281.1万人

  城镇化率50.22%

  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争取到2020年

  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

  实现600万人就地城镇化

  省内农村人口就近转移480万左右

  外省农民工回流120万左右

  年新增就业岗位达到80万个

  什么是“就地城镇化”?

  就地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不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以中小城镇为依托,通过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

  六个重点领域加快推进实施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设施建设、加快规划内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推进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大力实施宽带江西战略、实施中小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积极培育建设南昌大都市区、九江都市区、赣州都市区。

  ●积极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新平台: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推进绿色城镇行动:建设都市郊野公园系统、加强城镇滨水地区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城镇节能减排行动、城镇节水行动、创建园林城市、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稳步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确保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水平、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农民工住房保障渠道。

  ●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做好对外开放的“三大品牌”、创新与“一带一路”国家和长江经济带省份开放合作模式。记者陈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