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位将领血战日寇数次大捷 被赞“现代关公”

06.02.2015  13:16

张自忠

  在北京只有三处以现代人物姓名命名的街道,即东城区的张自忠路和西城区的佟麟阁路、赵登禹路。这三位都是为国捐躯的抗日名将。

  在我们生活的京华大地上,曾经涌现出大批爱国主义民族英雄,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彰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英雄风貌。本报与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同推出系列报道“京华英雄”,每周一期,热血阅读,英气传承。

  【人物小传】

  张自忠(1891—1940)

  字荩忱,山东临清人。1911年考入天津法政学校,次年转入济南法政专科学校。1914年投笔从戎,入冯玉祥西北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并先后兼任察哈尔省主席、天津市市长。1938年10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1939年5月,被授予上将军衔。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

  重创日军开创抗战首战绩

  殉国前,张自忠已多次取得对日作战的骄人战绩。1938年3月的两次临沂战役是抗战全面爆发后他打的第一仗,胜利来之不易。

  第一次临沂战役中,张自忠率部一昼夜强行军180公里驰援鲁南军事要地临沂。14日凌晨,张自忠指挥全军暗渡沂水,向日寇“铁军”的精锐第5师团右侧背发起攻击。日军被迫放弃正面攻城,转而对五十九军作战。双方展开混战,短兵相接,几度形成白刃战。战至16日,战区认为五十九军伤亡过重,建议撤退。但张自忠坚持作战,他说:“我军伤亡很大,敌人伤亡也大。敌我双方都在苦撑,战争的胜利,决定于谁能坚持最后五分钟。既然同敌人干上了,我们就要用精神和血肉拼命干一场,不打败敌人誓不罢休!”16日夜10时,五十九军发起空前猛烈攻击,拼杀至17日凌晨4时,攻克日军全部主阵地。同日,守军庞炳勋率第四十军抓住有利战机,率部猛袭日军侧背。18日张、庞两军从东南西三面夹击日军,经过昼夜血战,精锐第5师团终被击溃。张、庞两军共歼敌4000余人,张部消灭了3000多人,其中包括日军大佐、中佐和大队长各一名。五十九军也伤亡惨重,成建制战死的有一个营、三个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