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鼓励闲置度假村改建养老院
法制晚报讯 近日,有市政协委员提出“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推进社会养老事业发展”的建议。对此,市民政部门上午回应称,将鼓励和引导利用闲置的度假村、培训中心等资源建设养老机构。
目前首钢、首农等一批市属国有企业已拿出自有土地,准备建设32个养老机构。
民政部门表示,本市将继续加大建设力度,争取在2020年实现社区养老设施全覆盖,并为居家老人提供五大类综合服务。
政府 鼓励将闲置资源改为养老机构
随着首都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中心城区和近郊区可供利用的国有建设用地资源日渐稀少;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也存在大量度假村、培训中心、酒店会所资源闲置的现象。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鼓励和引导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将闲置的资源转型为养老机构,是本市当前加快养老机构建设的重要方向。
该负责人表示,本市目前存在的闲置度假村、培训中心等场所将有望被改造为养老机构,多个部门已表达将所属培训中心等场所改造为养老机构的意愿,民政部门正为其进行政策讲解和业务指导,规划部门也将给予积极支持。
2013年,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对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用于养老服务。”
市规划委也对将其他设施用地调整为养老用地给予积极支持。进入2014年,规划部门先后召开五次控规动态维护会,专题研究调整养老用地性质。
现状 国企贡献自有土地“养老”
除整合闲置资源,本市还通过其他多项措施,推进多种类型养老机构建设,满足机构养老的需求。
据了解,针对本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的现状情况,在机构养老设施方面,本市提出建立“大型机构为引领,中型机构为主体,小型机构为补充”的发展模式。
通过利用新选址、企业利用自有用地及居住区指标配建等方式新建,与医院、教育等设施合建,利用集体产业用地建设等方式,保证2020年建成机构养老床位16万张,以满足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的需求。
市民政局表示,截至6月20日,16个区县共申报建设项目96个,已对具备资质、建设任务完成80%以上的23个项目下拨了建设补助资金6215万元。此外,首钢、首农等一批市属国有企业也拿出自有土地,准备建设32个养老机构。
展望 2020年社区养老覆盖全市
除了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仍是重头戏。
在社区养老设施方面,本市将调动和利用各种资源,加大社区养老设施的建设,力争在2020年实现社区养老设施的全覆盖,从而为96%的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健康养生与精神慰藉等五大类综合持续照顾服务。
目前,市人大正在开展《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保障条例》的立法起草工作,以破解制约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各种瓶颈问题,该条例计划于7月下旬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委员们关注的长期护理保险等制度也在此次立法中获得推动。
上周,保监会宣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城市开展“以房养老”试点。《法制晚报》记者上午采访多家保险公司,发现除幸福人寿表示已完成以房养老产品的开发且已提交保监会等待审批外,其他保险公司还未有动静。
泰康人寿一名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还在对此业务进行评估,具体的规划和产品不方便透露。“我们需要对各城市未来房价波动风险、分支机构的经营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目前还没有确定具体城市。”
对此,一位保险行业资深人士表示,以房养老经济收益不够大,“这项业务关系到风险管控、政策把握、售后服务、整个精算产品的设计等,比现有产品要复杂得多。因此即使满足各项试点条件,险企也不会轻易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