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工人 尊重劳动 共筑中国梦

08.11.2013  18:34

  “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明确指出的,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劳动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大意义,深刻揭示了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作为工会组织应当在尊重工人、尊重劳动上发挥作用,在劳动创造中凝聚起工人阶级的力量,共筑中国梦。

一、工人是发展的主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肯定了工人阶级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历史和现实已经也必将证明:工人是发展的主力军。

工人阶级始终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与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是工人拥有先进的技术、诚实的劳动、无私的奉献和高度的纪律等特点所决定的。工人成为一个阶级后,便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和革命建设进程中,工人阶级用艰辛奋斗和卓越贡献表明,它“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从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就显示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力量。   

工人阶级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发展的主体。工人强,才能产业强;产业强,才能国家强。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已成为职工队伍的主体,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支力量在支撑着国家的经济、支撑着企业。不能设想离开这支队伍,可以谈中国的企业,谈企业的建设、管理、改革和发展;广大职工也以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勤于学习、创新实践,成为全社会各行业中的中坚力量。

工人阶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中国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拥有团结一心、辛勤劳动、不懈奋斗的工人阶级这支主力军。从“一五”到“十二五”,从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载人航天、首次月球探测,到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中国工人阶级创造了无数的人间奇迹,书写了无数的壮丽篇章,形成了铁人精神、劳模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等,这些功绩属于英雄的中国工人阶级,这些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实现中国梦,实现十八大规划的目标任务,离不开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二、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人类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民族历来把劳动当成社会进步和和社会文明的唯一手段。无论环境条件怎样变化,我们都把劳动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动力源泉;无论思想观念怎样发展,我们都坚持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基本价值观念。理论和实践表明,劳动者的权益,是每个公民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取得成功的,因此,在全社会构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良好风气,仍然是当今社会最根本的追求。

必须坚持辛勤、诚实、创造性劳动的信念。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劳动者只有坚持脚踏实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奋发努力,才能有所作为;树立劳动的信念就是要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赢得尊严、赢得尊重、赢得地位。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只有通过辛勤、诚实、创造性劳动劳动才能实现。

必须激发劳动者积极投身劳动的崇高热情。通过充分发挥广大劳动者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强化创新意识,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主题竞赛活动,着力营造崇尚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创业氛围; 通过积极引导广大职工发扬主人翁姿态和只争朝夕的精神,争当加快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开放的先锋。只有这样,劳动在创造财富的巨大能量才能得以充分的体现。

三、      尊重工人就是要维护工人的主体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不能只当口号喊、标签贴,而要贯彻到党和国家政策制定、工作推进全过程,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维护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在经济生活中维护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切实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要保证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要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企业,保证广大职工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其它社会事务中当好家做好主;要畅通职工源头参与渠道,通过增加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一线职工比例,保证职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要积极推进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在各类企业建立健全职代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资集体协商等制度,组织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要切实为工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要为工人的发展创造更多平台,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会;要围绕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努力改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安全等方面的条件,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要大力宣传工人阶级的主体地位作用,不断激发广大职工建功立业的自豪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要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中国工人阶级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不断发展自身的先进性,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这是中国精神的鲜明体现,弘扬中国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工人阶级的劳动创造和卓越功勋,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四、尊重劳动就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要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必须把造福劳动者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根本要求,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

要继续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要依法维护职工劳动就业、工资收入、社会保障、职业安全等各项权益;要普遍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扩大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工资集体协商水平;要切实加强《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普及,使广大职工群众懂法、守法、用法。

要继续健全维权配套机制。要打造好维权服务这一品牌,充分发挥工会和政府联系会议的作用,解决工会工作中的难点、职工群众关注的焦点和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要建立好“三方四家”协调劳动关系体制,并向镇、工业园区、社区、村及相关行业延伸,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并落实《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各项权利。

要加大帮扶工作力度。要大力加强职工服务中心的建设,为广大职工提供信访、生活救助、职业介绍、职业培训、互助保障、法律援助、助学等一站式服务,打造“送温暖”、“家政服务工程”、“金秋助学”、“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等工作品牌,满腔热情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切实做到“职工困难有人帮,困难职工有人扶”。

五、尊重工人、尊重劳动,共圆工会组织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这是国家的梦,人民的梦,也是工人阶级的梦。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是各级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庄严责任。

要当好工人阶级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引路人”。要积极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活动,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把实现个人理想与实现民族振兴结合起来;要扎实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推动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引领广大职工当好先锋队、主力军,激发广大职工立足岗位、敬业奉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强大的正能量。

要当好工人阶级实现“中国梦”的推“”人。我们要以劳动为纽带把职工团结起来,把中国梦的目标转化为职工实实在在的劳动;要为广大职工搭建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平台,以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以“安康杯”竞赛为抓手,努力培养更多的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的知识型职工和一线创新人才;要切实保障劳动者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要当好工人阶级实现“中国梦”的“娘家人”。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已经形成的“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会组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壮大会员队伍; 要大力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组织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及时回应职工诉求,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