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小事都热心 袁南平助人为乐的故事

13.07.2015  14:27

  袁南平在献血。

  他是村民的贴心人,是左邻右舍的好帮手,还是县里的献血达人。不管谁需要帮助,他都会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他就是全南县地方税务局的工作人员袁南平。

  日前,记者慕名前往采访,了解他乐于助人的故事。

   村民的贴心人

  52岁的袁南平4年前开始在全南县龙源坝镇坪山村驻村,坪山村是省级贫困村,全村人均纯收入仅2139元。出生在农村的袁南平对农民有着很深的感情。

  为了改善村民生活,袁南平迅速转换了角色,驻村不到半个月便和村民打成一片,俨然成了一名老练的“村干部”,大事小事都热心、操心:大到争取修桥筑路等项目资金,小到用自己的车搭载村民、帮忙充装液化气等,样样都干得有声有色。4年来,累计争取项目10多个,资金达200多万元,一批路桥、农村安全饮水及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得予立项建设;帮助村民办理实事75件,排解矛盾纠纷63起。

  坪山村属狭长地貌,沿公路七八公里只有一个候车亭,村民们出行等候车辆很不方便,特别是下雨天,聚集候车地一片泥泞。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袁南平通过争取,在双坑村组新建一个候车亭,亭子建好后,附近百余户村民对此赞不绝口。双坑村小组的钟佩南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挑着家里的土特产赶集,天热太阳晒、下雨天淋雨,现在有了候车亭,我们出门方便多了。

   左邻右舍的好帮手

  说起袁南平,单位同事、左邻右舍没有不点赞的,夸他为人好,心肠好,说话做事又爽快。谁有困难需要他帮忙,他总是二话不说“就出手”。“助人为乐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做些好事也并不难,难的是30多年一直做好事。这是我们佩服他的原因。”同事对袁南平这样评价。

  因为袁南平的热心,有一次还成功“搭救”了一个邻居。2013年秋的一个晚上,袁南平的爱人和邻居在小区院子里聊天。大家都聊得开心时,其中一个妇女忽然发病,满脸通红且不断呕吐。一时,聚在一起聊天的人们都慌了神,袁南平的爱人赶紧喊袁南平过来帮忙。

  听到呼喊,袁南平连鞋子都没有穿,光着脚就跑过来。“看到当时的情况,我判断可能是高血压,就让爱人护着邻居的脖子,不要摇摆身体。自己马上打医院的急救电话。”袁南平回忆道。把病人送到医院后,袁南平还帮忙办住院手续、取药等。幸好处理得当,送得也及时,这名邻居后来恢复得很好。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亲戚朋友经常劝袁南平少“折腾”,不要太劳累,但他却说:“能为别人做点事,我自己也高兴。

   县里的献血达人

  袁南平还是全南县的献血达人。

  谈起第一次献血经历,袁南平依旧记忆犹新。2005年的一天,他偶然看见一辆献血车,了解到献血可以帮助他人,还能检验自己的身体状况,袁南平二话没说便撩起衣袖,走上了献血车。

  “第一次只能献200毫升,后来都是400毫升,慢慢的献血变成了一种习惯。”袁南平在献血的“旅途上”一走就是10年,累计无偿献血4200余毫升。正常人体血液总量占体重的8%左右,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约有血液4800毫升。如果救助一个伤病者需要800毫升血液的话,他献的血已能救活5个人的生命。

  坚持献血一两年那可能是一时的心情,可是一献就献了10年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原来,2007年的时候,袁南平的父亲因为胃出血住院,需要大量输血治疗。因为输血及时,父亲得到了有效救治。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虽然父亲已经康复出院,但是他依旧一副戚戚然——假想当时医院血库库存不足,父亲是不是也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内心深处对献血有了新的认识,觉得献血不仅仅是献爱心,有时甚至能拯救一条生命。

  自此以后,袁南平每年都坚持献血,还成功动员6名家人加入献血的队伍,全家累计无偿献血近1万毫升。“自己和家人都那么健壮,献点血也没什么影响,还能让身体更健康呢。”袁南平及其家人传递的不仅仅是献血的理念,更是他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以及知恩善报的生活观。

  (曾爱娣 温雪琼 特约记者钟慧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