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微心愿” 架起“连心桥”

24.06.2015  14:40

  “老人家,您的儿子找到了!”当井冈山市驻村工作人员告诉曲石村村民谢秋梅老人这一喜讯的时候,老人一时竟然不敢不相信。

  两个月前,家住新城镇的谢秋梅,老泪纵横地拉着挂点市领导的手,吐露了埋藏心中已久的“微心愿”:“我有低保,对政府没什么要求,唯一的愿望就是你们能不能想办法帮我找回失踪十多年的儿子……

  据了解,谢秋梅已经63岁了,她的丈夫于2009年过世,三个女儿都已出嫁。唯一的儿子周樟明,1996年出去务工至今,中途只父亲过世时回来过一次,多年来渺无音讯。老人思念儿子心切,却一直无法联系上,常常以泪洗面。

  “我们一定会尽全力帮您找回儿子!”看着孤苦无依的老人,挂点市领导当即许下了承诺。在驻村工作组的牵头组织下,新城镇人民政府、新城派出所等部门立即着手寻找活动,通过户籍盘查、老乡会询问等方式展开调查,宣传部门则通过井冈山官方微博、微信、百度贴吧、井冈山贴吧、宁冈贴吧等平台发布寻亲信息。同时,与龙岗当地派出所联系,终于了解到:目前,周樟明在深圳市龙岗低山村一个叫晶丽丝印厂的工厂工作,月薪3000元左右。

  在不惊动本人的前提下,村干部以自己也在东莞打工,但工作并不理想,想找更好的工作为名,终于联系上了他。周樟明告诉村干部,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深圳打工,因想到自己一事无成,这么大年纪了一直未婚,也没攒到钱,觉得回家丢脸。加上父母之前埋怨过他,家里条件又这么差,索性不回家。

  “你消失了这么多年,你老母亲找了你这么多年,你不想让父母丢脸,但她更希望你健康平安!”村干部电话里耐心劝解周樟明,希望他回家尽份赡养义务。虽然周樟明没有明确表态,但仍是通过村里给老人汇了1000元钱。

  “经过两个月的不懈努力,人是找到了,但是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完成。要完成老人的心愿,接下来,我们打算,一方面做好周樟明的思想工作,解开心结,争取尽早母子团聚;另一方面,在井冈山工业园区帮周樟明联系一份工作,收入与目前相仿,并与企业协商好,争取让周樟明早日回家务工,方便照顾老人。我们希望在此次精准扶贫大会战中,通过驻村工作组的帮扶,帮助老人一家早日脱贫!”工作人员表示。

  其实,这次寻亲活动只是井冈山服务群众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该市立足听民意、访民情、集民智、解民忧,全面开展了“干部大走访、问题大排查、百姓大调研、档案大登记”等活动。2000余名党员干部入户走访、发放心愿卡、设置心愿墙,向困难家庭、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员等群体征集心愿。“我想要一部老年手机”“我想要一台电风扇”“我想要有个姐姐陪我读书”……这一个个“微心愿”经过整理筛选后,建成了一本本“微心愿”台账,由机关干部、在职党员、志愿者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认领,帮助困难人群实现自己的“微心愿”。

  茅坪乡茅坪村村民的“微心愿”是想要喝上干净水,乡村两级立即想方设法筹集了50多万元资金,在该村上鹅石组建造清水池,安装过滤设备,改变了当地居民饮用水一到雨天就十分浑浊的现状;拿山乡老严家组村民汤俊峰对种植猕猴桃感兴趣,在乡干部帮助下,他加入了农业产业合作社,到四川苍溪免费学习了3个月。学成后,汤俊峰为村里300多亩猕猴桃生产充当技术“顾问”,又以现金入股的形式参与收益分成,家庭收入从此有了保障……据悉,自活动开展以来,井冈山共收到群众“微心愿”“微诉求”8217个,累计点亮“微心愿”7720个,完成率达93.95%,结对帮扶3576人,募集爱心款180余万元,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7300多条,传授技术1800多项,援助资金210多万元,解决各种疑难问题3700多个,深受当地群众好评,架起了干群“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