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男生摆地摊为患癌母筹钱 骑6小时三轮车进货

17.05.2014  15:05

图为:唐词伟每次打货天没亮就出发了 (记者曹大鹏摄)

楚天金报讯 为给儿子筹集大学学费,她一人扛了整条生产线的工作,一干就是三年多,只为每月1500元的工资,两周只有一天休息。

为了节省伙食开支,她五年来很少在外面买份好的午餐,而是随身带着臭豆腐等拌着饭吃。

三年的艰辛为儿子筹足了上大学的学费,然而病魔也在悄悄地靠近她——两年后她被确诊得了乳腺癌。

当刚上大三的儿子看到那份冰冷的黑白病历上刺眼的字眼时,他强忍住泪水没有哭,而是与时间赛跑,靠一辆三轮车创业赚钱,为妈妈赚钱治病。

在每次来回6个小时的奔波中,累得几近虚脱的他,只要想到病床上睁着眼睛等待医治的妈妈,心里就多了份坚定和力量。

今天,“三轮车孝子”唐词伟向我们讲述了对妈妈许国桃的爱:对母亲的爱驱动前进的车轮,没有终点。

妈妈患乳腺癌

治疗最大难题是筹钱

快回来吧,你妈妈得重病了!”去年6月份的一天中午,正在备考英语的唐词伟接到爸爸电话后脑袋一片空白。

唐词伟,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大三学生,23岁的他是家里的独子,父母没有固定工作,靠打临工补贴家用。去年大二暑假前正在备考期末考试的他接到妈妈病重的消息后,向学校申请了缓考便急匆匆赶回老家恩施州建始县探望母亲。“我买了当天下午四点的火车票赶回建始,到家时已经是深夜,一路上我一直在哭。”唐词伟告诉记者,爸爸在电话里告诉他,妈妈查出乳腺癌,医生说她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他哭了一路。“我必须让妈妈进最好的医院治疗。”守在妈妈病床前的唐词伟心里只有这一个念头,但要实现这个愿望,最大的困难就是筹钱。

在学校摆地摊

蹬六小时三轮车打货

个子不高但能量不小,这是唐词伟的同学对他的评价。唐词伟自己则说,在这样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比赛中,他要尽快筹到足够的钱救妈妈。

去年8月30日,唐词伟不舍地离开了病床上的妈妈,踏上开往武汉的火车。这个暑假,他提前10天赶回了学校,开始摆地摊赚钱。“大一新生刚进校,对学校周边还比较陌生,对脸盆、毛巾、拖鞋等物资有需求。”于是,唐词伟四处打听货源,到汉正街一家一家地询价。通过近一周时间的货比三家,唐词伟从汉正街进了第一批货,第一天就卖掉拖鞋、脸盆、棉絮等商品70多件,赚了300多元。

可是他所在的洪山区黄家湖校区离汉正街很远,唐词伟每次至少要进2-3天的量,东西较多,无法搭乘公交车,打的更是舍不得。于是,他在同城网上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花了350元。

在之后的进货中,小个子唐词伟就是靠这辆三轮车,载着货物来回于学校和汉正街两地之间,每次往返约50公里的路程,至少要耗时6个小时。

两月赚六千元

希望带妈妈去北京治疗

每到要进货的日子,唐词伟会在早上5点准时起床,从学校出发前往汉正街。有时寝室大门没开,他就偷偷地从铁栅门缝里钻出去,然后经过白沙洲大道、中山路等到达中华路码头,坐轮渡过江到武汉关,再从沿江大道骑车到达汉正街。

路途的漫长,对于唐词伟来说是一种考验,但更考验唐词伟的是,一天中至少50次以上的“掉链子”。据唐词伟介绍,自己第一次骑三轮车,对踏板的用力控制不好,经常出现滑丝,从而导致链条脱落,上链条花去了他大量的时间。

不熟悉路况和安全问题,也是唐词伟每次骑三轮车进货必须要面对的。据唐词伟介绍,在一次进货回来的路上,由于想到湖北工业大学去卖一些,于是便改变了原来的路线。谁知当从湖北工业大学回自己学校时走进死胡同,“前面一片湖,正准备调头时,轮子陷下去了。”当晚,唐词伟把车从泥巴地里拖出来回到学校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

在这段来回6个多小时进货路程中,唐词伟坚持了下来。“我每次都会很累,累到骑不动,甚至是虚脱的感觉,但想一想病床上睁着眼睛等待医治的妈妈,心里就多了份坚持和力量。”说到这里时,唐词伟清了清嗓子,提高了声音。

两个月后,唐词伟赚到近6000元。当天晚上,他把钱紧紧拽在手中,迫不及待地给妈妈打了电话:“妈,您好好养病,总会有一天,我能让您过上好日子。

有了两个月的零售经验,唐词伟利用自己专业优势,随后建立了一家网络销售平台,目前已经有一些学生入驻销售。对于目前还在化疗的妈妈,唐词伟说,等有一天赚到足够的钱,就把妈妈带到北京去治疗。

(荆楚网 文/记者王友和 通讯员梅海兵 夏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