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贺龙如何惩处住“小洋楼”的高官

28.04.2014  13:15

  贺龙(右)、李达(右二)、黄立清(前左)等在重庆北碚山坡上视察某部门领导新盖的“小洋楼

  本文原载于《世纪

  我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了贺龙元帅担任西南军区司令员时的两帧从未公开发表过的照片,那还是1980 年,我刚参加总参谋部《贺龙传》编写组不久,到西南去收集资料时发现的。其中一帧是贺龙站在山丘上,手指山下的几幢小别墅;一帧是贺龙和高炮连的战士们亲切谈话。但照片却没有说明,也没有留下摄影记者的名字。为了弄清照片的内容,我访问了照片上的陪同贺龙的几位同志。他们讲述了如下极为生动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贺龙元帅对搞特殊化的领导干部的愤怒,对士兵的关爱,也表现了他处理问题的独特风格。

  西南地区解放之初,百废待兴。由于经费很缺乏,部队亟需的营房、仓库、医院还没有全部建起来,剿匪部队送到后方的伤病员有些还躺在医院楼道里,有些武器装备油料筒在露天存放,不少部队还住在漏风漏雨的帐篷里。

  1952 年秋的一天,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看到一份部队同志的反映材料:重庆北碚某部政委和第一副部长,为自己盖了讲究的“小洋楼”,快成了美国的“华尔街”了,严重脱离了群众。

  贺龙放下材料,就约上西南军区副司令员李达(后授上将,任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顾问)、政治部主任王新亭(后授上将,任副总参谋长)、干部部部长黄立清(后授少将,任军委空军副政治委员)、组织部部长陈鹤桥(后授少将,任第二炮兵政委)、宣传部副部长胡痴(后任《解放军报》副总编辑、新华社代社长)等有关负责同志,一起到北碚了解情况,事先也没有通知该部。

  贺龙一行来到北碚的一座山丘上,远远就望见了几座新盖起来的“小洋楼”。他们来到楼前,两位房主人不在家,就径直走到屋里“参观”:这里电灯、电话、地毯、沙发、浴盆、抽水马桶等一应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