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局召开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攻坚工作专题会议

29.08.2014  13:45

      为进一步做好我省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攻坚工作,解决攻坚工作中重点县区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明确下一步攻坚工作的安排部署,2014年8月25日下午,省局召开了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攻坚工作专题会议,龙卿吉局长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会议由郑乐宪副局长主持,上栗县、万载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和县监管部门负责同志、省局办公室、烟花爆竹处同志和部分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上栗县、万载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和上栗县花炮商会负责同志关于烟花爆竹攻坚工作情况的汇报,分析和查找了我省当前攻坚工作存在的差距,结合各地工作实际和特点,查摆了各产地县(区)在攻坚工作中的工作难点和突出困难。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下一步攻坚工作指导原则和工作推进措施。针对当前上栗县、万载县在攻坚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研究商定了破解难题的措施和具体操作办法。

龙卿吉局长在讲话中指出,应着力从以下四方面做好下一步烟花爆竹攻坚工作:  第一,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攻坚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数量减少、质量提高、安全条件有保障”这个定位。全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数量应严格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2各烟花爆竹重点县(市、区)安全生产的攻坚工作方案的通知》(安委办函〔2014〕13号)和《江西省安委会办公关于印发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攻坚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安办字〔2014〕47号)文中到2015年底要求完成的指标的数量执行。严格按照《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161-2009)等烟花爆竹国家标准规范要求,严把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关,提升我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整体质量,要通过攻坚工作,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条件保障水平,提高事故防范能力。退出企业的财政补助发放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体,各有关县区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加紧制定切实可行的本地烟花爆竹企业退出财政补助政策;省局也将积极争取省级财政和上级有关政策支持。第二,抓紧深入开展对已发证企业的  “回头看”活动。一是组织企业开展自查。证照齐全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对照国家有关烟花爆竹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有关文件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发现存在的问题应建立台账,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立即实施整改,没有相应专业力量的企业可自行聘请行业专家参与自查。二是在企业开展自查自改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和安监部门组织对企业进行检查。组织对第三轮行政许可中已发证企业开展“回头看”,对在检查中发现企业空间布局、“三库四防”等硬件设施存在问题故意回避或未制定相应整改措施的,一律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并下达执法文书限期改正。对发现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混乱、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的,一律进行停产整改。第三,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办“六打六治”和省安委办“七打七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要求,将烟花爆竹攻坚工作与打非治违工作有机结合,同步开展。严厉打击烟花爆竹无证生产、“三超一改”、“三库四防”设置不符合要求等非法违法生产行为。一是对无证、证照到期和证照不全的企业一律不允许生产,对擅自组织生产的企业必须列入“打非治违”范畴严厉打击。二是严禁企业边整改边生产,对存在这类行为的企业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三是企业存在重大隐患的一律停产整改,确保做到生产必须安全,不安全不生产。四是严防死守。对烟花爆竹“打非治违”工作要切实做到抓住“两头”,一方面要抓好原材料源头供应的“打非治违”,一方面要抓好产品销售的“打非治违”。第四,集团公司的组建必须符合安全生产许可条件和许可有关要求,应按照市场规律和工商管理有关要求执行。烟花爆竹集团公司的组建要本着政府引导,企业业主自愿组建的原则,严格坚持“五统一”的要求,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开展。集团的组建以工商行政注册(或工商注册预核准)为准,省安监局主要是从行政许可的角度来规范集团组建的许可条件和许可程序,抓集团的安全生产机构和企业生产布局,企业集团应有龙头骨干企业做支撑,促进企业向集约化发展。

龙卿吉局长强调,各地和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齐心协力把烟花爆竹整顿攻坚工作做好。始终以国务院安委办和省安委办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攻坚工作方案为指引,保证政策方向不偏移,工作推进不松懈,与会同志要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烟花爆竹高温停产时段即将过去,许多企业复产复工,随着产销旺季逐渐临近,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监管压力明显增大,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确保下一阶段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平稳有序。

会议强调:1.新一轮行政许可和安全生产攻坚工作应坚持按照“三个一批”(即规范提升一批,兼并整合一批,淘汰退出一批)统筹协调推进。2.要按照我省攻坚工作方案的规定和省局整顿攻坚工作的既定工作安排,加快工作推进。要巩固已有的工作成果,一要坚持,二要担当,三要克难,攻坚工作只能进不能退。各县区要按照相关要求,尽快上报本地进退去留企业名单。省局根据各县区、乡镇上报名单情况,按规定程序即可启动对应县区或乡镇的行政许可工作。3.按照“四个先退”的要求,各县区应尽快先行明确一批退出企业,对安全条件不符合要求又整改无望的企业应纳入先退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