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山的“蝴蝶效应”—探究袁州丰顶山“生态+”的实践模式

26.04.2015  18:42

  仲春,染绿的时节。

  4月3日临近中午,记者攀行在通向海拔990多米的宜春市袁州区洪塘镇丰顶山山顶的丛林中,前方隐约传来“一二一、一二一”的号子声。寻声而至,只见6名村民正抬着一节200多公斤重的测风塔向山顶缓慢前移。

  “现在丰顶山的变化真是太大了。”洪塘镇庄溪村原党支部书记韩保生等人放下铁塔稍作歇息,与记者闲聊起来。“丰顶山自从造林以来,山不仅绿了,在外打工的中青年人也回来做事了,更没想到的是央企也来这里投资了,这是丰顶山人的福气啊。

  福气是啥,从何而来?

  探访丰顶山,得到的答案是:这都源自山的承包者——丰顶山籍民营企业家舒惠东7年前开启的那个生态梦……

  生态+造林:林不只封,立“”则密

  2008年,在外创业有成的舒惠东回到家乡,却见少时记忆里的绿色丰顶山变得满目疮痍,树木遭伐,开矿毁林,水土流失严重。更揪心的是,山里青壮劳力基本外出,留下的多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

  12岁因贫穷而离乡谋生的舒惠东,触景生情。“得为家乡做点事情,至少让家像个家。”此时,正逢丰顶山东庵林场改制。舒惠东决定依山立业,投入4000万元承包了1万多亩的荒山,创办了丰顶山农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随后,又流转农户2万多亩山林,踏上了绿色扶贫之路。

  这个梦的起初路径是:植树造林——恢复生态——发展山上经济——带动村民脱贫。

  造林成为逐梦的第一步。

  7年来,植树、低改成了舒惠东在山上最主要的事务。据袁州区林业局副局长李德兵介绍,舒惠东先后在丰顶山造林1万余亩,毛竹低改8000亩,是全区常规造林面积最大者,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榜样。去年,舒惠东荣膺全国第五届“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

  为让荒山披绿,除大规模造林,舒惠东还立下“山规”:拒绝一切有损生态的投资;砍树必须栽树;对不好改造的区块封山育林。这条“山规”,终止了暴利诱惑的金矿开发,管住了丰顶山人的斧头利刃。

  谈起丰顶山的生态变化,庄溪村人感受直接:熊家山、镜坑、沙泥坪等山区的居民,往年干旱期人畜饮水都成问题,现在植被恢复,山溪常流,不再为水发愁;往年干旱严重的横坑水库,因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水系更加稳定,现常年保持一库清水;随着山里生态系统的修复,麂子、野兔、野鸡、野猪等野生动物愈发增多……

  袁州区委书记郑声宝说,党的十八大后,生态建设力度越来越大,丰顶山植树育林的积极实践,有力带动了群众转变观念,参与绿化造林。

  生态+扶贫:山不怕深,有“”则富

  扶贫是立梦的动机。

  丰顶山由于地处偏远,以前既不通路,又缺水塘,通电也少,因此,村里贫穷,山民有的外出务工,有的就只能靠大量砍伐山林,烧炭卖钱。

  要修复绿色生态,必须砸掉漫山遍野的木炭窑!舒惠东不惜血本,买下并砸毁2000多座木炭窑。但从长远而言,没了木炭窑,就等于断了山里人的财路。“关木炭窑,是护绿的手段,而让村民能在恢复绿色的山上有事干、有钱赚,才是造林的目的。”舒惠东如是表述重建生态与扶贫的关系。

  手上3万多亩山,便是最好的“”源。除常年聘请40多人在山上育林护林外,舒惠东的公司每年冬春还会再请上百人集中植树,最多时达500多人。庄溪村屯里组韩任生告诉记者,他之前在温州打工,2008年10月回到丰顶山后,便一直在山里帮公司做事,不仅收入增加,更重要的是可以照顾家里老小,其乐融融。

  舒惠东还投资复垦了山里人抛荒的800多亩梯田,交给山民耕作,并花费300余万元开建5座山塘、铺设10多公里的管道,用于灌溉、饮用和防火。如今山上出产的有机稻米成为市场抢手货,生姜、辣椒、高山蔬菜和土鸡、生猪养殖也纷纷产生效益,带给山里人直接的经济收入。

  无路不富。从2009年起,舒惠东自投数百万元,花两年时间修通了22公里的盘山公路,将山上的8个村庄连通到外面的世界。

  昔日的熊家山、屯里等几个深山村庄,自从修通公路后,已有100多人回到了家乡就业。村民们逐渐盖起了新房,搬离了土坯房,有的还买了摩托车、开上了小轿车。

  生态+产业:风不在疾,常“”则灵

  兴业是圆梦的翅膀。

  以山养山,方能永续发展。

  2011年,听说中国华电在袁州区各地考察风力发电测风点,舒惠东抓住机遇,积极推介,最终促成袁州区与华电达成在丰顶山测风建场的合作意向。华电福新能源江西分公司负责人龙靖生告诉记者,丰顶山生态优良,储备了丰富、稳定的风力资源,是建设风力发电场的理想之地。

  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华电青睐丰顶山,看似偶然,实属情理之中。舒惠东谋划,丰顶山的生态要循环持续,村民要依山长远致富,还必须在修复、维护好生态的同时,科学发展山林经济之外的生态产业。

  为了让华电早日落户,舒惠东免费安排华电的测风技术人员和工人们吃住,至今已有3年之久。他说,建设风电场可加快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为国家提供绿色能源,促进地方增收,带动一方发展。

  据介绍,该项目已向国家发改委申报列入十二五规划第五批风电核准计划项目,规划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总投资10亿元,争取今年下半年开工,明年建成首期25台发电机组,预计年发电1亿千瓦时,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6000万元。

  生态红利已初显,如何因山制宜,做足“生态+”文章,成为舒惠东梦想的延伸。

  据考证,丰顶山不仅生态资源丰富,还深藏文化灵气:于东晋始建、唐代天宝末马祖道一率徒众重建的月光寺道场,是丰顶山上的千年古禅寺,但在1934年遭战乱而毁。舒惠东认为这是发展丰顶山旅游的文化名片,从2013年起便多方奔走,助力引资重建月光寺。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座大雄宝殿建筑已经封顶。

  环保风电、禅宗旅游等生态产业,不久将招徕世人领略丰顶山的无穷魅力。

  记者手记:

  此次采访是记者第三次登上丰顶山。记者不仅感动于这位民营企业家投入近亿元执着于“造林扶贫,建设家乡” 的公益梦想,更钦佩于他将这个朴实梦想予以不断放大、延伸……

  造得一青山,留与子孙用。从植育林、关炭窑、拒开矿,到修山路、开水塘、造梯田,再到引项目、兴产业、谋长远……舒惠东积极建设丰顶山生态文明的高山景行,正将一座昔日的瘌痢山,培育成充满生机和魅力的绿色之山、富裕之山、文化之山;所引发的生态+造林、扶贫、产业“三合一”的蝴蝶效应,对建设生态文明“江西样板”不啻为一种启迪、一种启发。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