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乡级卫生院开设肿瘤专科 探索农村防癌模式
中新网吕梁1月16日电 题:山西乡级卫生院开设肿瘤专科探索农村防癌模式
作者范丽芳
来自山西吕梁的吕沁福(化名)罹患癌症晚期,在大医院看病花光了几乎所有积蓄,病情仍不见好转。2014年初,在家人的建议下,他来到离家30多公里的吕梁文水县西城乡中心卫生院接受放疗。
“医生考虑父亲的病情严重,建议保守治疗。”16日,吕沁福的儿子告诉记者,“全部疗程5000多元,这在大医院只够一天的费用。”
一所乡级卫生院的改变
文水县西城乡中心卫生院位于吕梁山东麓,座落在文水县西城乡西城村,医院现任院长阴小刚在这里出生、成长。
“那会儿卫生院占的是民居,大概100多平米,没有设备没有病人,医院也只有8名职工,总资产不足20万,发工资都成了问题。”作为“老西城人”,阴小刚对以前的医院记忆犹新。
上世纪90年代,在外地进修学习归来的阴小刚,担任西城乡中心卫生院院长,“那几年一边继续深造提高医技,一边为医院寻求发展机遇。”
2005年,国家加大对基层卫生设施建设的投入,重视农民就医环境的改善,阴小刚争取到国债资金投资项目的支持,并利用这一契机自筹资金购置土地3200平方米,新建门诊、住院、办公综合大楼,并配套购置价值280余万元的基本医疗设备。
“当时,医院的硬件设施水平在山西省同类乡镇卫生院绝对是一流。”阴小刚认为,此次基础设施改造,成为医院发展的转折点。
“因地制宜”乡级卫生院开设肿瘤专科
医院的焕然一新并不是阴小刚的最终目的,来自农村的他深知农民看病艰辛,“希望能够用医院这么好的条件做点什么”。
2004年始,西城乡中心卫生院对所在的文水县居民疾病谱进行调查,发现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农民发病率的第二位,“2011年文水县新发各种恶性肿瘤627例,加上累计发病人数,需要经常性治疗的恶性肿瘤病人有1000余例,呼吸系统、消化道及妇科方面的肿瘤最多。”阴小刚介绍,调查结果还显示,由于医疗费用高昂,每年3万元的新农合补偿依旧无法满足需求,许多农民因为没钱不去治疗。
鉴于此,经过与当地卫生局讨论研究,2007年该院确立以肿瘤专科为特色的办院方向,并得到山西省卫生厅及省级肿瘤医院的支持。
此间,卫生院通过硬件改造,并邀请专家坐诊或派出人员学习的方式,提高医院医技水平。在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同时,经过三年探索发展,2010年西城乡中心卫生院挂牌“文水县肿瘤医院”,设置病床100张,人员编制138名,开展恶性肿瘤的内科、外科治疗,并与山西省肿瘤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
“最起码这里比太原近多了,交通、吃饭这些生活成本降低了,老人的治疗费用也低点。”吕沁福的儿子告诉记者。医院利用距离近、费用低的优势,吸引了文水县及周边的患者。据统计,这家乡级卫生院在2012年门诊量达到22610人次,住院病人1164人次,“许多从大医院治疗失败的癌症病人后续管理为空白,我们希望能为这样的人减少生理或心理的痛苦。”
基层医院职能重在预防
降低癌症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阴小刚认为,与治疗相比,基层医院更应该起到预防肿瘤的作用。
为此,西城乡中心卫生院承担对文水县乳腺癌、宫颈癌等病种的筛查任务,2009年到2011年,对西城乡、南安镇6043名35到59岁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查出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267名乳腺其他疾病患者。
与同级卫生院相比,这里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更多外出学习的机会。据统计,近年该院先后派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到省、市、综合、专科医疗机构学习深造44人次,因正式职工不足,还培养了一批临时工,“现在他们已成为业务技术骨干。”阴小刚介绍。
即便如此,人才流动大依旧是阴小刚最头疼的问题,“培养一个新人,最少需要一年多,但往往是我们刚培养成熟,对方就辞职了。”
阴小刚希望,政府可以给出更多优惠政策,引导人才“下沉”,“将更多人才和财政支持放在一线,不仅可以提高预防疾病发生的能力,还能让患者在基层解决看病问题。”(完)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