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遥古民居“历久弥香”

12.11.2015  17:18

  新华网太原11月12日电(记者刘翔霄)在山西平遥古城内,至今保存有3700余处年代久远的民居建筑,其中近400处非常完整。这些古民居沿用至今,成为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记者近日走访了一些平遥古民居,领略到其“历久弥香”的古风古韵。

  “平遥是中国票号的发源地,也是典型的明清北方民居集聚地。商业繁荣之下,房屋建造精良,加之气候干燥、未经战争等人为破坏,其保存之完好、数量之众多,堪称举国罕见。”中国古建专家柴泽俊说。

  平遥古城在1997年成功申遗,成为中国第18处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它的评价是:“平遥古城建于14世纪,是现今保存作为完好的汉族传统城镇的典范。城镇布局集中反映了5个多世纪以来,封建中国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方面的变迁。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作为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民居“浓缩”于一身的传统智慧,年复一年,吸引着不计其数的海内外游人来到平遥。

  “这石雕的五蝠捧寿寓意福寿安康,喜鹊登梅便是谐音喜上眉梢。平遥古民居的一砖、一石、一瓦,无论意、形、音,都有很多说法、很多讲究。”日升昌票号旧址中国票号博物馆负责人宋丽静说。诸如房顶为何层层高、对外为何不开窗、进门的台阶为何又是三个,形形色色的“”一一解开,如同古城打开了另一扇历史之门。

  据介绍,平遥古民居多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外形呈“”或“”字形布局,南北长、东西窄,有明显的中轴线,左右对称。每座院落可有单进院、数进院、穿堂院、正偏院等,各家各户按约定俗成的“以东为上”建房,整体规划错落有序。

  令人称奇的是,平遥古民居院落外围建筑多是单坡顶,而院内房屋则是双坡顶。宋丽静说,单坡顶的设计有“安全”和“生财”双重含义,一来内倾式的设计能起到防御的作用,二来山西自古雨少、水珍贵,单坡顶可聚水,也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

  在日升昌票号等处旧宅内,记者看到,因古城富庶,玻璃在建造当时已被普遍使用,有的富商还采用了造价更高的刻花玻璃。为保暖防寒,门窗大多做成了双层,墙壁与顶壁均厚于现代民居建筑,以足够隔热保温、冬暖夏凉。

  “古民居细节之处耐人寻味。”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管委会一位负责人说,它正在成为当代人对平遥最深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