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强信心]望山见水留乡愁 江西打造“美丽中国”范本(图)

03.03.2015  12:50


新余市欧里镇昌坊村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3月2日南昌讯(记者 良保)近年来,新余市欧里镇昌坊村把生态作为资本来经营,通过打造最美乡村,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获得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村”等一系列称号。2014年农民平均收入达到1.8万元,比新余农民年均收入高出0.6万元。

  昌坊村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自然风光秀丽,山环水绕。景区面积4平方公里,内有山林生态面积3000余亩,湖泊等水域面积600余亩,半人工生态的耕地面积600余亩,果林苗圃面积600余亩,森林覆盖率70%以上,是天然氧吧。整个村庄生态自然环境特征是“楼宇连绵,一江水,四面绿”。


江西山清水秀,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

  昌坊村只是擦亮江西生态名片的一个小小样本。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志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大自然的恩赐,江西山清水秀,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

  “当然,生态环境再好,若保护不佳,也会破坏。我国正在工业化,工业化完成前污染无可避免,历史上也没有一个国家能逃过这个阶段。”相关专业人士说到,但江西生态保护还是比较完好。

  这两天,很多人的朋友圈和微博都被柴静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刷屏。其中一张“煤炭消耗强度和卫星反演我国PM2.5浓度分布图”就让江西火了:因为江西在一圈红色和粉色的包围下还能有好的空气质量。难怪有网友表示:江西就是一个天然的氧吧,希望江西的天空能一直蔚蓝下去。


穹顶之下》“煤炭消耗强度和卫星反演我国PM2.5浓度分布图

  江西生态为什么保护的如此好?李志萌说,一方面我省经济还比较落后,生态还没有被破坏。“中国这么多年发展确实是太急了,太躁了,像沿海一带,他们是富有,有宝马有别墅,但环境污染了。

  “另一方面,江西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一贯就有生态保护的理念。”李志萌说。从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到“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战略可以充分体现我省视生态环境为科学发展的生命线。

  正因为循着生态建设是根基、环境保护是支撑的清晰思路,去年国家六部委正式批复《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把江西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绿色崛起的排头兵和示范区,大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科学开发典范区,形成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区。

  “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步伐,致力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范本,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经验、新借鉴,为实现决战5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提供强大动力。”这是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接力探索与实践中,“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战略的发展脉络。


望山见水,留的住乡愁。

  望山见水,留的住乡愁。李志萌说:“生态文明、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种不断的打造、修复的过程。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要求生态更加完善,分布的更加科学,实行生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保护谁受益。虽然这比较难,但必需做,只有这样做才能体现生态公平,发展的公平。

  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2014年,我省出台了“史上最严”的生态环境问责机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任期重大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启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试点,用法律和制度保护蓝天碧水。

  如今,生态文明理念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成为各级政府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的自觉行动。我省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高度融合,努力将江西建设成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先行区、全国大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科学开发典范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区。

  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述职重要内容,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逐步提高生态考核权重,引导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政绩观。

  “相信按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指标,江西的生态环境更加优了,天将更蓝地将更绿水将更净,产业更加合理、更加生态化,人们在用生态文明理念来进行生产生活转变的同时,更多的是享受自然环境、生态产品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李志萌在谈到实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后,江西将开启一个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全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