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16岁少女辍学运毒:想引起父亲和继母注意

04.12.2014  19:28

  母亲早逝父亲不管,她成留守儿童;在校打架、被学校开除,她成“问题少女”。就在被学校和家庭都放弃后,16岁的她走上了一条犯罪的道路。几个月前,民警在她的胸罩内搜出170克海洛因。昨日,昆明中院当庭判处其有期徒刑7年。在庭上,她哭诉“我错了”,并称运毒是为了“报复继母和父亲”,想“引起他们的注意”。

  今天是我国第一个“宪法日”,昆明法院连续开展多天宣教活动。在昨日的庭审中,云南农业大学附中的150余名学生,旁听了这起特殊的运毒案。

  因打架被学校劝退

  小玉(化名)出生在嵩明,只有七八个月大的时候,母亲就离开人世。在小玉的世界里,母亲只是个概念,是照片上的人,她从未体会过什么是“母爱”。而小玉更大的不幸在于“父爱”也少得可怜。

  小玉的父亲代某,在小玉很小的时候就离开老家,到昆明谋生。小玉的日常起居由爷爷奶奶照顾,从小就是一个被留守在农村的孩子。在两年前,父亲再婚后生了一个弟弟,这对父女的联系就更少了。缺乏家庭关爱的她,性格逐渐孤僻,进入青春期后变得更加叛逆。

  小玉曾在嵩明一所职业中专读书,但她不想上学,成绩一般。跟着一些大孩子“瞎混”之后,因参与打架斗殴,被学校劝退。

   意识到是违禁品,却仍去做了

  辍学的小玉来到昆明打工。 期间,她认识了一个做化妆品生意的叫吴姐的人。

  今年3月,吴姐曾叫她去边境带象牙粉到昆明,给了她2000元的报酬。4月7日,小玉又接到吴姐的电话,要求她再次到孟连带货,成功后可获得3000元报酬。小玉意识到,吴姐让她带的东西肯定是违禁品,但吴姐承诺一趟给她3000元,小玉很看重这些钱,而且她觉得父母不关心自己,要报复他们,要“做些事情引起他们的注意”。

  就这样,小玉约上小秦(化名),乘车到了普洱市孟连县后,在一名男子的安排下,入住在边境一个小镇的旅馆内。次日,该男子带来两个胸罩,要求她们穿上。胸罩的夹层是封起来的。后来她们说,当时并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东西。

  4月9日,她们乘车到普洱住了一晚。次日,小玉又听从吴姐的远程指挥,退掉买好的车票,包车到昆明新螺蛳湾,再搭电动车到子君村。4月10日,盘龙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民警接到情报,当天下午,两女孩在村口刚见到吴姐等人,被蹲守的民警抓获。

  “回昆明的路上,一直有两人跟踪我们,我就知道胸罩里可能装有毒品,我们想过将毒品扔了或者报警,但害怕男子报复,不敢这样做。”小玉后来说。

  民警将小玉所穿的胸罩剥开,提取出用透明塑料袋包装的毒品可疑物品一包,经当面称重,净重172.6克,经鉴定属海洛因毒品。

  出事后父亲和继母却不知情

  小玉被警方抓获后,其父亲和继母并不知情。民警电话通知他们,他们还以为是“诈骗电话”。直到多次催促后,他们到派出所后才知道小玉真的出事了。

  昨日,昆明中院认为,小玉明知是毒品而运输,已经触犯运输毒品罪,并当庭判处小玉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5000元。小玉在法庭上哭诉说“我错了”,并表示会好好改过。

  宣判后,当着150名学生的面,法庭对小玉进行帮教。“小玉的事情,家庭和社会都有责任。由于缺乏家庭关爱,再加上文化水平低,缺乏辨别是非和自控能力,小玉被‘坏朋友’利用走上犯罪道路。”法官说。而公诉人忠告:“年轻人进入社会,不要轻易相信人,遇到拿不准的问题,多向师长父母请教。为钱运输毒品,这是违法的,希望小玉认识到自己罪行,趁年轻好好服刑,争取早日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