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岁空军老兵:炸弹扔下,鬼子在火海中乱滚乱跳

15.02.2015  14:17
原标题:99岁空军老兵:炸弹扔下,鬼子在火海中乱滚乱跳

  2015年2月11日,张义声在家中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

  张义声保存的当年在美国受训的同学录复印件(右上为张义声)。

  张义声保存的同学录。

  B-25轰炸机剖面图。

  2015年2月11日上午,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成都大学路一个家属院内。一位头发花白,坐在椅子上的99岁老人,颤巍巍地接过女儿递上来的一把药片。他,就是张义声。

  这位行动迟缓的老人,在70多年前,曾是翱翔于蓝天的轰炸机飞行员,是在抗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中美混合空军团的一员。

  “我们从鬼子头上飞过去,最低的时候只有10米左右,在他们头顶投下炸弹。”张义声翻开当年赴美受训的合影和一本红色空军手册,一段中国空军的抗战历史由此拉开了帷幕。

   炮火打到考场外 弃文从军学飞行

  1937年8月13日上午,上海同济大学,众多考生正在进行一场紧张的入学考试,20岁出头的四川小伙子张义声也在其中。

  突然,本该安静的考场桌椅摇晃,伴随而来的是一连串枪响和轰鸣。“打仗了!”学校老师赶紧通知取消考试,所有人立刻离开学校。

  震惊世界的淞沪会战,这一天在上海打响。

  第二天,刚从上海逃难到南京的张义声,目睹了日机对南京的轰炸。

  “到处被炸得千疮百孔,好多房子在燃烧,很多人在喊、在叫,但是我们听到的声音却很小,因为我们的耳朵已经被震懵了。”初次见识到飞机轰炸的张义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在赶往回家的路上,他萌生了参加抗战的念头。

  但是,张义声从军的想法遭到了父母的极力反对。家族里有见识的四叔却非常支持他的想法:“躲在后方也可能被炸死,不如上前线跟鬼子拼。你本来就聪明,说不定能有一番作为。

  就这样,张义声当年考入了黄埔军校第14期六总队,在成都北校场参加了一年多的军事训练和学习。

  1939年1月,刚毕业的张义声本可以被分到部队当长官,但在得知空军军官学校招生的消息后,他立刻报名参加考试,并被顺利录取,离他“飞上蓝天”的梦想又进了一步。

  “之后,我们在云南巫家坝航校学习,飞行员的培训分为初、中、高级培训。我很快就取得了单飞的资格。”张义声说,在单飞时,最重要的是起飞和降落,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机毁人亡。

  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日军在得知飞行员训练地的坐标后,对云南的几乎所有机场进行了轰炸,“机场没了,训练基地也暂时没了。

   飞越大半个地球 开轰炸机回中国

  “我们到美国学习过更好的飞行技术和空中战术。”张义声回忆说,1942年到1943年,中国空军第12、13、14期的150多名成员,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航校进行飞行训练。

  “美国的飞机学习同样分为初、中、高三级,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更为系统。”张义声说,中国学员基本上都只有一个念头:学好飞行技术,回国抗战。

  在美国学习4个月后,张义声等人转入轰炸科目的学习,并接受作战部队的训练,也由此接触到了当时先进的B-25型轰炸机,“第一次看到B-25,心里特别激动。

  1943年7月,迫不及待想回国杀敌的张义声等人接到命令,前往孟菲斯飞机制造厂,接收新出厂的B-25轰炸机,并驾驶它们回国支援抗战。

  “心里虽然激动,但我们知道这趟回家的旅程并不简单。”张义声说,倘若直接飞回中国,半路上肯定会遭到日军的疯狂阻击;如果穿越亚欧大陆回中国的话,则要面对德、意法西斯的航空封锁,同样也行不通。

  “最后,我们被迫选择了一条曲折的航线,用了1个多月,小心翼翼地飞了大半个地球。”张义声说,飞机从美国起飞后,先后经过了加拿大、格陵兰岛、冰岛、英国、埃及、印度,最后才飞回中国,航程飞越北美洲、大西洋、欧洲、非洲、印度洋、亚洲,其间不仅要面对恶劣的天气、补给的困难,还要随时提防德、意法西斯,可谓困难重重。

  “尤其是在从英国飞往埃及开罗的过程中,我们飞得特别小心,那段航线离法西斯国家的封锁线很近。”张义声说,他们一行8架飞机到达印度后不久,就接到“把飞机开回桂林”的命令。

  他们穿越了举世闻名的驼峰航线,把B-25轰炸机开回祖国,“所幸当天驼峰航线的天气很好,除了有一点颠簸外,一切都算安全。

   低空轰炸密支那 钻地弹发挥威力

  1943年6月,在“飞虎队”创始人陈纳德将军的建议下,由中美两国空军组成了中美空军混合团。主要任务是协助中国地面部队作战,打击日本驻华空军,取得空中优势。

  “刚回去不久,我们就接到通知,要求加入中美混合团,之后前往滇缅参加对日作战。”对于“磨刀”6年的张义声来说,之前在航校获得的一切荣誉,都不及战场上取得的胜利。

  1944年4月21日,一支中美混合部队在奇袭被日军占领的缅甸重镇密支那后,抗日战场上尤为重要的转折性战役——密支那战役打响。

  同年,为配合中国远征军在滇西缅北的反攻战,张义声等人驾驶B-25轰炸机,在战斗机的保护下,飞往缅甸密支那对日军地面部队进行轰炸,并炸毁日军的运输补给线路。

  “当时日军的空军部队已经不行了,我们开着轰炸机,还有美英的战斗机保护。”张义声说,他们分批次进行了多次低空轰炸,成功压制住了日军地面部队的火力。

  “B-25飞机的速度快,性能好,我们即使进行低空轰炸,也根本不怕日军的地面炮火。”日军的炮弹往往还没调整好,张义声等人驾驶的飞机已经投完炸弹,飞远了。

  日军不仅在地面的工事做得好,还将工事挖到了地下。尽管飞机多次精确轰炸到坐标点,但仍然无法炸穿坚固的地下工事,远征军一时也无法突破日军的地堡线路。

  “最后,我们投下美国人的‘钻地弹’,炸弹深入地下后才会爆炸。”张义声说,通过延长爆炸时间,才将日军的地下工事炸毁。

  “在密支那炸死了多少日本人,我不知道。但我从飞机上能看到,一大群日本人在火海中乱滚乱跳。”张义声说,密支那战役胜利后,缅甸战场的日军开始溃退,滇缅公路被打通,大量国际援华物资得以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

   奇袭河南方城县 重创集结的日军

  1944年8月14日,根据航空侦察照片显示,日军正在河南方城县一带集结。驻扎在重庆梁平机场的张义声所在部队得到命令,立即前往轰炸。

  “我们收到消息,有一个师团左右的日军在方城集结。恰好当时轮到我值班,长官命令我同另外两个战友驾驶3架B-25前去轰炸。”张义声说,他们3人驾驶轰炸机从梁平机场出发,飞了两个多小时后,来到方城上空。

  此时的日军浑然不知,他们的集结早已被中方识破,张义声等人驾驶的B-25轰炸机即将来到他们的头顶。

  “到达方城后,我们都采取低空飞行,飞行高度不到20米。”张义声说,为取得更精准的轰炸效果,他们常常采取低空轰炸。由于B-25轰炸机飞行速度很快,“鬼子枪都没端好,我们就完成了轰炸。

  “那次是袭击日军,我飞得更低了,大概只有10米。”进行超低空飞行的张义声等人,没等日军的炮弹反应过来,就以每隔50米投下一枚炸弹的方式,送给了在方城集结的日军一场炸弹“盛宴”。

  “方城上空腾起一片浓烟,死在轰炸和火海中的日军不计其数。”之后,完成袭击任务的张义声等人平安返航。

   阻断黄河铁路桥 超低空生死轰炸

  1944年,为阻断日军运输线路,张义声等人奉命驾驶B-25轰炸机,从重庆梁平机场出发,前往陕西汉中机场待命,准备炸毁黄河铁路桥。

  “这个大桥是日军的重要运输线路,炸断了会被日军重修。不等他们修好,我们会继续轰炸,就是为了延缓他们的运输。”张义声说,这一次轰炸任务异常凶险,纵使B-25轰炸机拥有高速飞行的性能,但在面对日军的森严防备以及密集炮火时,也是九死一生。

  同样的是,这次轰炸大桥的任务,需要精确轰炸,“飞高了,安全是安全,但炸弹基本上都会丢进黄河里,就炸不掉大桥了。

  张义声等人每3架飞机分为一组,对大桥进行轮番轰炸,“上峰下了死命令,务必要切断这条运输线路。

  “晓得危险还是要上,不然这几年的空军就白学了。”张义声等人准时从汉中机场起飞,低空飞向日军严密把守的黄河铁路桥。

  “瞄准目标,准备投弹。”张义声喊道,轰炸机冒着枪林弹雨,从日军的头顶划过,一颗颗炸弹在桥上、地上、水里炸开了花。

  “下面被炸得茫茫一片,很多日军在我们经过的时候,被气浪掀进黄河里,一下就没了影。但我们也付出了几位战友的生命,一位战友的飞机被日军高射炮击中,他刚弃机跳伞,就被下面的日军发现,被打死了。”说起战友的牺牲,张义声突然不说话了。这位战友牺牲的时候,孩子才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