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谱区岱山街道全省首创社会救助管理服务中心
让困难群众享受“一站式”便利服务
家住青云谱区岱山街道迎宾社区的邓激斌有一对双胞胎,让邻里十分艳羡。但是最近,两个小孩却同时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犯难之际,邓激斌来到街办求助。“小孩抵抗力不行,在医院已经花了四五万元,听说可以申请低保,就去试试看。去了之后,工作人员说不符合低保标准,当时真不知道怎么办了?”邓激斌说。
让邓激斌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岱山街道民间社会救助服务组织“心灵伞”关爱之家的两名社工,配合街道社会救助中心上门对孩子病情及其家庭困难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帮其提出了解决办法。“两位社工对我家的困难非常关心,告诉我如果享受不了低保,就帮助我们申请慈善基金。同时,根据我们现在的情况还可以申请国家大病救助,进行免费心脏病手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一下都给解决了。”邓激斌谈起街道社会救助中心的帮助十分激动。
近期,青云谱区岱山街办在全省率先创新社会救助模式,把分散在民政、教育、卫生、房管、工会等8个口项的救助资源整合到一个综合服务平台上。只要群众求助,社会救助中心就会为其量身定制服务,及时解决居民的合理诉求。
据介绍,岱山街道社会救助管理服务中心的运作摸式,即在街道一级设立一个综合救助平台,成立一个民间社会救助服务组织,在每个社区建立社会救助服务站,实现政府、社区、社会组织联动,资源共享;尤其是街道的民间社会救助服务组织,还能为一些非物质方面的求助者提供精神关怀、心理疏导、养老护理、健康咨询等方面的个性化服务。
“街道的社工给了我这个独居老人很大的帮助,不然我的眼睛也没那么快康复。社会救助中心确实是好。”岱山街道梨园西社区独居老人张家珣感激地说。不久前,张家珣左眼进行了手术,术后还需要点两个月的眼药水,但使用这种眼药水医嘱上有特殊的要求,老人自己点不了又找不到合适的人帮忙。当服务中心得知此情况后,派社工徐露从4月16日开始,每天上门两次为老人服务,这样一做就是40多天。
岱山街道社会救助管理服务中心发起人张鹏表示,创新社会救助摸式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居民群众不同的诉求,打造融政府、社区和民间组织为一体的综合性救助体系,让有困难的群众享受“一站式”服务的便利。
据了解,岱山街道社会救助管理服务中心成立3个月来,共为18户困难居民提供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救助。
万萍才 记者 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