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留下的歌本

01.04.2016  19:17

  □邱瑞红

  又是一年清明之时,夜深人静,春雨霏霏。伴着微弱灯光,泪眼手捧老岳父临终遗留下的《抗战呼声》歌本,睹物思人,涌动思绪忽然间撞开了记忆闸门。

  时光一去永不回头,往事只能在梦中回味。2003年12月,我去看望岳父岳母。岳父姓陈,建国前参加革命,工资享受离休干部待遇。席间,谈及市政协正在征集抗战史料,岳父听后高兴地说:“在衣柜夹层里,我有本保存完好的《抗战呼声》歌本,它对抗日战争历史研究很有价值。”

  午饭后,全家人兴趣盎然地围坐在饭桌旁,静心聆听老人的细述。他说,这本歌本初版发行时间为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二月(1939年2月),由福建省闽侯县县立苍霞小学发行,福州远东书局印刷,定价为壹角,用黑色标画着五线谱,“抗战呼声”四字为红色字体。这本歌本为32开,总页数32页。目录用铅字油印,收集的歌曲则是用钢板刻写,歌词中还有修改的错别字。共收集了《保卫中华民族》《新的中国》《还我河山》《军民抗战歌》等18首歌曲。这些抗战歌曲通俗易懂,琅琅上口,节奏感强,给人勇敢、坚决、奋起的韵律,便于学唱和传唱,更是充满斗志和力量。

  我问岳父,歌本中18首歌,你喜欢那一首。他不加思索告诉我,就是《五月的鲜花》。随即便吟唱起来:“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接着他又说,多少中华英雄好儿女为了挽救垂危的民族,他们洒尽鲜血而抗战不歇,才有今日中华大地灿烂鲜艳的大好河山!岳父对歌本中每首歌曲的内涵进行了简要解读。兴奋之时,一边哼着曲调,一边用右手娴熟地打着节拍。

  待老人家情绪平静后,我再次问他,这歌本是谁送的。“是小学班主任送的。”他回答后并回忆起了战火纷飞往事。岳父伴随着抗战歌声成长,也乘着催人奋进的抗战歌声,于1949年9月投笔从戎,成为华东军政大学福建分校的一名学员。从军报国脚印先后留在了福州军区第29军政治部文训队、85师政治部文训队、第29军船管1团五、六中队,海军预科学校一大队,江苏军区训练团一中队上。转业后,岳父先后到江西萍乡矿务局、新余矿务局转行当了一名货车司机。 2007年1月底,时年76周岁患病躺在医院的岳父,嘱咐我和妻子说:“我走后,要把《抗战呼声》的歌本继续妥善地保存下去,它伴随了我一辈子。它见证了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鼓舞了多少中华英雄儿女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这个红色基因必须一代一代接力地传承下去。”岁月如梭。岳父已离开9年,他老人家夙愿实现了,我们遵照其遗嘱,把这本红色歌本保存了下来。每年清明,都把它从书架上抽出,细心拂去尘埃,放在大厅虔诚供奉,静默追思,净化心灵,激励前行。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