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土地确权激活“一池春水”

28.01.2016  16:58

  1月14日,在位于峡江县桐林乡直坑村的鸿仕达菌业公司二期种植基地,十几名村民正在新建蘑菇大棚。土地确权颁证后,该公司与村民签订了20年的合同,流转土地380亩。这是以前想都想不到的事。“没有确权颁证之前,村民担心权益得不到保障,不愿将土地长时间转包给我们。”据企业负责人周世达介绍,“没有土地的长期经营权,对企业的发展是一个‘紧箍咒’。

  2014年7月,峡江县启动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既解除了农民的顾虑,又为农业公司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扎实推进这项工作,该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干部包片推进机制,实行县级领导包乡、乡镇领导和县直挂点单位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针对基层对土地确权登记感到无从下手的现状,该县举办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专题培训会,对各乡镇、经管站、挂点干部及村组干部进行相关法规政策和业务知识培训。

  同时,通过广播、电视、短信等渠道和召开群众会、张贴标语、印发《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等方式,广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和农村政策,以及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意义、内容、方法和步骤,确保做到家喻户晓,让农民主动参与土地确权工作。

  在具体实施中,峡江县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采用1:2000航空正射影像图以及国土“二调面积”航拍资料及相关数据,对每块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四至等进行标注,再与村干部、挂点干部和农户一起指认,并在村组进行公示,确认无异议后,由村委、乡镇和县土地确权小组进行复核,最后召开村民大会统一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目前,该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完成测绘公示面积28.07万亩,已颁证面积27.93万亩,全县99%的农户领到了承包土地的“身份证”。

  土地确权颁证后,在农村掀起了土地流转的浪潮,也激活了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池春水”。峡江县为保障土地流转规范有序,专门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管理办法》《关于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通知》等,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入股、租赁、转包、互换等形式,推动土地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公司集中。2015年,该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万亩,累计土地流转面积9.13万亩,占确权面积的35%。

  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户或出去务工,或自己创业,每家人都在寻求别样的致富路径和生活方式,看似平静如常的村庄里,早已掀起层层涟漪。峡江县砚溪镇灼岭村种烟大户胡启标流转600多亩土地种植烟叶,不仅自己年收入超200万元,还带动前来做工的80余名村民年均增加2万余元务工收入。而水边镇太下村村民陈星将土地流转出去后,将小孩带到县城学校上学,夫妻俩还在县工业园区的企业找到了每月近3000元的工作,一家人实现了由“村民”到“市民”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