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移民移出幸福生活

09.03.2015  17:26

  正月十四,走进蒋沙移民新村,一幢幢“青砖灰瓦坡屋顶,飞檐翘角马头墙”庐陵风格的楼房伫立玉峡湖边,呈现笔者眼前的是一幅村在坡上、屋在林中、人在绿荫中的山水画卷。村庄广场内,人声鼎沸,为元宵节准备的龙灯正在舞起来,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地笑容。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是江西最大水利工程,项目投资99亿元,有“小三峡”工程之称,如何在水利枢纽建设中少占耕地,让辖区内移民搬得出,移得住,能致富。峡江县创新农民建房管理和耕地保护措施,实施“引农上坡”、“抬田”工程,向山坡要资源、要空间,引导农民在山坡上建房,造耕地,再造一个美丽家园,水利枢纽移民移出幸福生活。

  引农上坡”建房,没有占用一分耕地,让移民见山见水,记住了乡愁

  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难点是移民,保护耕地更是难上难。如何做到既守住“耕地红线”,保护好移民“米袋子”、“菜篮子”,又让移民搬得出。巴邱镇蒋沙村、罗田江口等村在峡江水利枢纽大坝上游,蓄水发电时全村都在淹没范围内,县委、县政府破难题,解民忧,实施“引农上坡”工程,在距离原址三、四公里处,选择海拔较高,地质条件较好地山坡,统一平整山地,硬化道路,完善了水、电、通讯等设施,引导500余户2260个移民上坡建房,占地300余亩,没有占用一分耕地,节约耕地160余亩。蒋沙村78岁毛润根老人笑哈哈地对我们说:“国家建水利枢纽是大事,也是好事,我们要支持,但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故土难离,现在县里平整山坡,统一规划,引导我们在山坡上建房,我们不用离开这里,还能看到以往的山山水水,继续在这里生活,我们很满意。

   高起点规划,众人拾柴,让移民住进“田园中的社区

    在“引农上坡”过程,峡江县始终坚持规划引领,以人为核心,充分尊重移民主体地位,创造条件让移民参与村庄选址、编制规划、制定户型方案等,尽量尊重民意、听取民意。通过聘请专业设计人员,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提供了8套具有庐陵风格的户型供农民选择,改变了民居建筑风格不协调的局面。在选址上既考虑防洪和地质结构,又本着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不远离原有村庄原则,突出居住、生产功能,统一规划、注重特色推进,让农民建得放心、住得舒心,促进土地节约集约、依法合理利用,实现保护生态与建设美丽乡村“双赢”。

  为实施移民“引农上坡”工程,县委、县政府整合各类帮扶资金,统筹安排使用,同时全县所有县直单位分村包户,从选址、建设、搬家等各个环节为移民提供帮扶。

来到县国土局帮扶户毛庆新家,聊起以前生活,心直口快的毛庆掩饰不住对新居的满意,“以前村内的房子乱七八糟,路没条象样路,走没地方走,现在新居统一规划,巷路宽了,路硬化了,样式统一了,又有篮球场、活动中心、医疗室、幼儿园,晚上还有路灯,象田园中的社区”。  

 抬田工程、土地整治、乡村游给力,让移民过上幸福福足的生活

      为解决移民生产生活困难,从2011年起,峡江县实施抬田工程,对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正常蓄水位46米时浅淹没区耕地耕作层剥离,将耕地高程抬高至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0.5米至1.0米,并按照“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统一规划路渠,平整地面,配套水利灌溉设施。如今抬出的1786亩耕地能实现两季耕作,亩产水稻700余公斤,总产量达120万公斤,成为抬出来的“米粮川”。同时县国土局也积极为移民争取750万元的罗田土地整治项目,正在开工建设,将为移民提供整理好的耕地4000余亩。县委、县政府启动了玉峡湖生态旅游、乡村游,也移民带来不少商机和活力。“没想到水电站建得这么气派宏伟,没想移民新村建得这么漂亮,没想到这里的农家菜这么有味”在深圳经商多年的帅老板带着家人,游大坝,体验农家乐,“三个没想到”拉开了话匣,语气中透出对家乡可喜变化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