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崛起圆生态梦 看峡江如何加快生态建设步伐

12.11.2013  10:32

金秋时节,驱车行驶在峡江城乡,赏不够的成荫绿树,品不尽的琳琅蔬果。停车小憩,只闻小鸟啁啾,小虫唧唧,像在合吟一首清新动人的生态赞美诗。这是峡江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来,大自然给予的丰盈馈赠。

        该县森林覆盖率达64.7%,现有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村、2所省级绿色学校、5所市级绿色学校、4个市级绿色社区、62个市级生态村……

        近年来,峡江县凭借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将县域经济发展定位于“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物流富县、人才兴县”,并提出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为契机,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县的总目标,一手抓生态建设,一手抓生态保护,演绎了一幕幕植树造林、绿化国土的大戏、好戏,先后获得“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国土绿化先进县”、“全省绿化先进县”、“全省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县”、“全市‘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先进县”等诸多荣誉,生态之花在峡江处处绽放。

        造林增“绿”,让天更蓝,水更绿

        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近年来,该县大力开展社会造林,提高全县国土绿化整体水平,积极争取和实施国家重点林业造林项目,鼓励和带动全县造林事业大发展。同时,精心实施绿化景观工程,扮靓重点区域,城乡绿化美化焕然一新。通过几年来的造林绿化,长达500余公里的各类通道绿化率达99.8%。省道以上通道全部实现景观式绿化,打造绿化景观工程26个。特别是赣粤高速峡江段景观绿化已成为全省的标本工程。现在,峡江山上山下到处郁郁葱葱、山青水碧,绿树环绕,好一派森林城乡景象。

        围绕城市街道分布,实施“三纵九横”绿化、改造、提升工程,形成独具峡江特色的“一街一品、两季有花、三季有果、四季常青”的绿化效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庐陵风格改造,大力推进乡村绿化。

        该县造林有力度,护绿亦有妙招。他们通过划定国家级、省市级公益林,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开展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在全省率先实行重要通道沿线封山育林和国有林禁伐制度等系列举措,使峡江的天更蓝,水更绿。

        产业兴“绿”,发展生态经济

        杨梅、翠冠梨、井冈蜜柚、板栗、高产油茶、白茶、花卉、苗木、珍稀树木收集培育……峡江的生态产业可谓枝繁叶茂,既绿化了国土,又鼓了百姓腰包。

        近年来,该县以优良生态为依托、以资源开发为重点、以绿色产业为载体,建设了一批投入少、产出高、无污染、与绿色经济相关联的企业。目前,全县共有集约化、科技化蔬菜生产基地4000多亩,每年推广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建立了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3万多亩,水产健康养殖基地2万多亩。

        积极推广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蔬菜大棚设施栽培、果品套袋、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技术。申报认证无公害农产品4个,绿色食品3个,推进了全县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该县在生态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产业种类较多的水边镇分界村梅花坪建设十里万亩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把示范园打造成集生态种养、科技示范、农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引领全县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现代农业转型。

        招商问“绿”,严把招商环保准入关

        “发展工业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定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摆在首要位置。”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面对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态势,在项目引进过程中,该县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决不降低环保标准。坚决执行项目落地环保预审制度。

        各乡镇、各单位新引进的企业项目在办理相关手续前必须经环保部门预先评审,对其选址、原材料、工艺、产品等进行全方位评估,必须在经过环保局长、安监局长签字同意后才能落地投产。今年以来,该县先后对天津晶体材料厂、鑫星耐火材料厂等20余家新引进企业的可研进行预审,先后拒绝了17家存在重大环境污染风险、不符合该县产业引导政策的企业落户。

        该县还先后责令7家造纸企业、5家医药化工企业建设废水深度处理设施;依法关闭21家污染严重的违法企业,取缔了雄狮纸业1.2万吨化学制浆生产线;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减排效果明显。

        如今的峡江,“森林城市”、“森林公园”、“生态城镇”、“生态农村”、“生态工业”已不再是概念符号,而是实实在在成为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引擎”。不久的将来,“金山银山”将与“绿水青山”一起,为峡江谱就新的美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