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晴川:为退出“倒数第一”挂条幅咋不脸红?

13.10.2014  12:57

  近日,有网友爆料河北省邢台市环保局挂出“为我市退出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一而喝彩”横幅。记者今日从邢台市环保局证实,网上爆料图片属实。7月份,邢台的空气质量数据从排名倒数第一上升到了排名倒数第二,群众为此自愿挂出了横幅。(10月12日中新网)

  客观而言,从倒数第一跃升到倒数第二,这个成绩也是来之不易。毕竟,进步是渐进的,每一点进步都值得喝彩。但这份名单毕竟不是“光荣榜”,而是黑名单,只要在榜一天,无论正数第一还是倒数第一,都是耻辱。如果在单位内部作为鼓劲的手段未尝不可,但自己挂出来炫耀,就是不辨美丑,五十步笑百步。何况,这种“进步”有多少含金量也是一个问题。如果只是靠偶然的风吹得而非靠实打实的措施获得,那么,就算这条标语是百姓自愿挂出,恐怕也是“送锦旗式”的高调反讽多于善意的鼓励鞭策。如此不辨好坏,丧失耻感不脸红,难怪网友会“为这样的智商着急”。

  其实,网民们吐槽的,并不是标语是谁挂出,而是对其背后透露出来的官员好大喜功的丑态的厌恶,以及对身陷空气污染困境已久的纠结和对改善环境质量的迫切期待。如果有关方面能读懂民意,那就应该拿出十足的诚意,不仅要在榜单里时刻在进步,更要呈现给公众一个跳出“耻辱榜”的时间表。而要经得起百姓的检验,需要的是实打实的具体整改措施。比如,备受诟病的尾气排放、城市扬尘等方面,我们到底采取了哪些硬性控制手段;比如,在优化能源结构、强化公民环保意识等方面我们又如何取得实质性提升。尤其是,生产方式粗放、工业污染等,早已被反复确认为雾霾的“元凶”。在我们的治霾模式里不该只靠风吹雨淋这一条,可以这么说,对它们的态度基本决定了治霾的结果。

  所以,要从根源上解决雾霾,正如有专家指出的,根本还是要靠法律。虽说市场行为需要经济手段调节,但在必要时也应有相应的行政手段介入。比如英国,因为1952年的伦敦雾霾事件,出台了清洁空气法案;比如美国,因为1952年空气污染问题,出台了空气污染控制法和清洁空气法。相同的治理结果正昭示了立法的可行和必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我们也有一部法律层面上的空气污染控制办法,有了完善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机制,则必然会对企业排污行为产生根本性约束。

  小小进步,就沾沾自喜,以为只要不垫底,就是大功一件,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庸政思维,既是缺乏环境保护的责任担当意识,也是官员长期浸淫在现有政治生态中的必然结果。有人将这种好大喜功、报喜不报忧之风称为“官场亚文化”。这一方面印证了用新文化取代旧文化之难,同时更表明,扎实推进落实好新的党政官员政绩考核机制之必要和迫切。当根本问题解决了,污染得到根本改善了,再挂条幅庆祝,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