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川川:春运遇返程,为何总是那么“堵”?

26.02.2015  10:21

  据北京市交通委数据,昨天(24日)0点到9点,全市高速公路交通量约为23万,比前一日同时段(20.06万)增长约14.65%,比去年同期同时段(17.84万)增长约28.89%。各高速公路运行总体平稳。根据往年春节假期交通特点,下午是返程车辆进京高峰时段,京藏、京承、京开、京港澳等进京方向交通压力较大,高峰一般从下午3点开始持续到晚上6点。(2月25日,北京青年报)

  春运返程遇车流高峰,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方向、但有共同目的地城市的车流,让原本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瞬间变得拥堵,大量的车流遭积压,造就了京港澳高速进京方向窦店段更是排起了长达10公里的车水马龙,让原本100米的高速路,硬个硬的“”了3个小时。为何会这种“”状每年会愈演愈烈,以至到了归途寸步难行的地步?

  首当其冲的当属私家车增多的缘故。随着居民生活条件的逐步提升,但凡是踏实生活,不管是靠劳动力还是脑力来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人,专属于自己的生活质量每年都在逐步的提升,在花费一些生活的必需品消费外,剩余的劳动成果,也就为私家车的拥有奠定了经济的基础。特别是奉行着衣锦还乡为至高无上荣耀的国人,在他乡辛苦打拼一年,在春节这个中国传统重要的节日,都希望以一个良好的形象向家乡人、向亲戚、向朋友,展现最光鲜亮丽的一面,以期待自己在家乡人面前的认同感,虽然这背后或许有数不尽的酸甜苦辣,但是能有自己的专属车在家乡“炫耀”一番,也是值得的。或许正是这种貌似浮夸的心理,让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加入到返乡及回城归途中,让归途的路上“龟速”中。

  再者,虽然当前社会综合交通运输和体系已渐完善,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各领域都有不乏的建设成果,但面临“春节”返乡这个国人最值得受关注的节日,全社会民众避免不了排除艰险、万难也要回家的念想,瞬间聚集的人群上演了亿次人群的大迁移,也着实给社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带来了难以逃避的运输压力。但是“春节”也可以这样过,反向过年的新风尚,也已经成了不少人热衷选择的方式,在外工作城市的“新市民”,为了摆脱拥挤的困惑,借助铁路运输的反向运输完全实现随到随走的需求,逆向的过年把父母接到城市过年,不失为一个良好之策,不管是在节前,还是在节后,都不会出现一票难求的窘境。例如,《贵阳晚报》消息4日,由贵阳开往杭州的3600次临客列车上,发生奇特一幕——整列火车空空荡荡,19节车厢只有一名旅客。通过这则新闻,则为逆向去城市过年的民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票源。

  春运返程的“”,让民众无暇欣赏沿途的风景,留给民众视野的只剩下“趴窝”的车流和焦躁的情绪。下一个春运,惟有放下浮躁的心态和选择新的过节方式,才能让春节走的好,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