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巡视成果 强力助推全面从严治党

03.11.2015  10:49
原标题:善用巡视成果 强力助推全面从严治党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监测数据显示,从10月17日到10月28日,共有与“中央第二轮巡视反馈”相关的网络新闻8955篇,报刊报道3827篇,博客、论坛帖文2317篇,微信订阅号文章975篇,微博评议1826条。

网友观点倾向性分析(抽样:480条)

(注:网民言论涉及多个关注点,抽样只取其主要关注话题)

10月17日至18日,中央巡视组向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等11家单位反馈巡视情况,标志着2015年中央第二轮专项巡视反馈工作正式启动。

10月2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了中央巡视组向国管局等15家单位反馈的情况。至此,今年中央第二轮巡视的26家被巡视单位反馈情况全部公布,引起了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1 舆情综述

舆论分析认为,发现问题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巡视监督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关键在成果运用,这是影响巡视生命力的关键因素。在当前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的阶段,更好发挥巡视在党内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就要把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的要求落实到巡视成果运用中,对巡视发现的问题分类处置,做到件件有着落。巡视成果运用到位,对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具有重大促进作用,这样才有利于治本。

2 指问题:精准“把脉”,概括分析归类

中央要求,巡视组对巡视成果要了然于胸,对发现的问题要有思考、有分析、有判断,进行综合提炼。舆论指出,本轮巡视反馈正是按照重点突出、客观准确、言简意赅的要求,对发现的体制机制问题,进行抽象和归纳,解剖麻雀、举一反三,把普遍性问题找出来、把教训总结出来,一针见血、明确具体地向被巡视单位报告情况。

法制晚报》梳理本轮巡视反馈结果发现,“管党治党不严”是最为普遍的问题,26家被巡视单位中,有22家存在该问题。中航工业、中航集团、国务院扶贫办、鞍钢集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管控不严,违纪违法问题时有发生;国管局管党治党不够严格,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得不实,机关纪委执纪问责偏弱,近年来没有立案查办过违纪案件;航天科工和航天科技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屡有发生,违规选人用人问题比较突出;《求是》杂志社管党治党不够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到位,廉政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对重要岗位行使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对一些违规违纪问题查处不力,处理偏宽偏软。

新京报》分析指出,本轮巡视反馈分析深刻,列出的问题清单中,首次采用的新表述多达10余个,包括“以权谋房”(国管局),“以贷谋私、人情贷、顶名贷、冒名贷”(中国邮政集团),“靠路吃路”(中国铁路总公司),“靠交通吃交通”(交通运输部),“条子工程、关系项目”(交通运输部),“出了问题包着裹着”(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四风’问题边反边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任人唯亲唯近”(民航局),“共生性腐败”(民航局),“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中国铝业公司)等。

3 提建议:分类处置,直击问题根本

巡视发现的问题越准,提出的建议越有针对性,产生的震慑作用就会越大、越持久。舆论普遍认为,本轮巡视切实做到了“成为发现问题的尖兵、纪律审查的前哨”的要求,尤其是在巡视反馈过程中,提出十分具体细致的治标和治本对策建议,可谓直击“病灶”,旨在从根本上解决被巡视单位存在的问题。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评论分析,很多问题的发生,根子上都是由于党组织功能弱化,党的领导力量虚化,没有很好地履行主体责任。从这次公布的巡视情况来看,有些单位之所以“违纪违法案件多发,腐败蔓延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之所以“组织观念淡薄,不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之所以“出了问题往往包着裹着,不能坚决处理”……都与党组织没有很好把握运用“四种形态”,教育、管理、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有很大关系。事实证明,哪里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好,哪里的正风反腐就会出问题;哪里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哪里的全面从严治党就有新进展。

中国监察学会理事、武汉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斌雄认为,对于本轮巡视发现的“管党治党不严”这个普遍性问题,关键要注重党委主体责任以及纪委监督责任的落实,做好执纪问责,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于踩红线的行为,执纪问责不能手软”,对严重违反党纪的党组织的纪律处理措施包括改组以及解散,一旦达到相应标准,必须及时处理。

4 看整改:善用成果,助力从严治党

巡视成果要真正落到实处,关键看整改。整改不到位,巡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舆论提醒道,用好本轮巡视成果,必须牢牢牵住党风廉政建设的“牛鼻子”,把党的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强化被巡视党组织的主体责任,采取实实在在的举措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强化从严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

人民网撰文指出,巡视工作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仅仅凭借巡视单位的范围、处理官员的人数等指标,来衡量巡视工作的优劣、强调巡视工作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巡视的震慑效果强不强,关键看整改。巡视只是发现问题,整改才是解决问题。巡视整改需要被巡视单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化“要我改”为“我要改”,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誓将巡视整改进行到底,这才算真正的利剑出鞘,威震四方。

新华网发表评论文章称,巡视整改是自我纠错、自我纠偏的过程,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巡视成果运用中,就能更好发挥震慑、遏制和治本作用。用好巡视成果,既能显示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又能在党内外产生强烈反响,使各级领导干部受到警示和教育、潜在违纪违法人员受到强烈的震慑。

5 网民“点赞”本轮巡视成效显著

随机抽样发现广大网民对“中央第二轮巡视反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观点:78%的网民表示,巡视组反馈26个被巡视单位存在的问题可谓一针见血,直指要害,充分说明了本轮巡视成效显著,达到了中央的要求和预期;69%的网民认为,巡视工作是党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手段,是党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进化的重要举措;53%的网民提醒道,整改落实是取得巡视监督实效的关键,巡视所发现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巡视作用将难以有效发挥,巡视的权威性、威慑力也必然会大打折扣;35%的网民建议,巡视工作加强利用新科技手段,可以考虑设立网上巡视问题专栏,并且依据巡视重点分门别类,这样巡视组面对群众反映问题就会更为轻松,信息量也会更大;26%的网友建议巡视组深入基层,扩大巡视的范围,变换巡视的方式,更深层次地挖掘有用的信息。另外,还有6%的网民表达了其他观点,比如有网民称巡视反馈应稳住工作重心,不急于给老百姓“数量”上的战果,要更注重质量。(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徐昭)

舆情点评: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从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出发,把巡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在王岐山同志的带领下,对巡视工作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探索创新,顺党心、合民意,为全面从严治党不断作出新贡献。

本轮巡视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工作方针,在意见反馈过程中获得舆论的一致肯定,称赞“永远在路上”的巡视“利剑”作用凸显,有效地遏制了腐败蔓延,形成了高压威慑态势。

但是,舆论也对未来的巡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期待:这次巡视依然发现这么多“管党治党不严”的问题,充分说明“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完全破解,病原体还没有根除”,距离“不想腐”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迫切需要各级党组织以主体责任的“落地生根”,推进管党治党的全面从严。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善用巡视工作中的巡视成果,必将在助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更为充分地发挥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