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一工地挖出百块“袁大头” 文物部门默认归村民

11.03.2014  20:22

红网浏阳站3月11日讯(分站记者 李小雷)“挖到了,挖到了……”昨日下午,浏阳市大瑶镇一楼盘建筑工地上,聚集着不少附近村民,他们手持锄头、铁锹不断在建筑废料里翻找着,间或传来一阵阵惊呼声。原来,是有村民在建筑工地的废料地里挖到了“宝贝”。

这两天,大瑶镇汇丰社区最流行的活动,莫过于挖“”。昨日,当记者赶到现场时,数十位村民正扛着锄头、铁锹,在建筑工地的废料堆里,来来回回挖寻,偶尔挖到了“宝贝”,就立即擦拭干净塞进裤兜里。

你们这是在挖什么?”面对记者的提问,村民们显得十分神秘,一旁工地上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村民们是在挖寻“袁大头”。

前几天,我在清理这些建筑废料时,捡到了几块银元,上面有袁世凯的头像。”最先发现废料堆里有“袁大头”的詹先生介绍,这些建筑废料都是从别的拆迁场地转运过来的,主要是用于铺设工地上的便道,但他在处理废料时意外发现了四块“袁大头”,“我当时不太确定,所以就拿给当地年长的居民鉴别,结果消息就传开了。”记者注意到,这种钱币的正面是袁世凯头像和“民国三年”的字样,背面标注着“壹圆”的面值。

我们在网上查了一下,这种银元一块可以卖到500多元。”工地工程部门负责人李先生告诉记者,从8日下午开始,不到三天的时间里,村民已挖出了近百块“袁大头”。

随后,记者将情况反映到了市文物部门,据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袁大头”属于民国时期流通货币,暂未被列入文物范畴,所以文物部门不能强加干涉,“可能是当时的住户将钱币夹藏于墙壁中,现在拆迁了,被一并当成废料进行填埋,不属于出土文物,但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