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640工程:中国反导研究已秘密实施45年
毛主席说:“五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十五年。总要搞出来的。”
“640工程”开启中国反导事业
中国成功进行反导拦截试验的消息引起了国际关注。众所周知,作为军事科技高峰,反导作战没有几十年的理论和技术储备是不可能完成的。本文讲述的就是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中国导弹防御系统研制工程———“640工程”。
毛泽东倡议展开防御战略
据中国《航天工业部第二研究院院史(1957-1987)》记载,20世纪60年代,中国处在美苏全面封锁和“双重核讹诈”之中,要保护好自身还很稚嫩的“核家底”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中央军委一方面采取疏散敏感企业、修筑强化工事等措施,另一方面也开始准备兴建本土导弹防御系统,以便反制美苏发动“先发制人的核打击”,为自己的核力量赢得反击时间。
1963年12月,毛泽东主席在听取战略武器问题汇报后指示,“原子弹、导弹,无论如何也不会比别人搞得多。同时,我们又是防御战略方针,因此除搞进攻性武器外,还要搞些防御武器”。1964年2月,这个问题再次被毛泽东提出,他在会见国防部五院副院长钱学森时专门谈到反导问题:“5年不行,10年;10年不行,15年。总要搞出来的。”这一指示随即被贯彻实施,后续相关研究项目代号被定为“640工程”。
随着1964年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以及稍后东风-2弹道导弹发射,“640工程”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初步确立包括反导拦截弹、反导大炮等攻关目标。然而1966年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风暴给该项目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打击,诸多参与“640工程”的科学家被送去改造,项目科研进度大受影响。
为扭转不利局面,1967年10月,国家召集“640工程”的各个有关单位在北京开会,重新调整工程具体部署,确定了五大子系统代号、各研究单位的分工、系统的研制规划等,并决定加快反导靶场与反导核弹头的研制,会上提出争取在1973年-1975年间开始实弹试验。此次会议后,“640工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为加强领导和协作,1969年8月14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当时的第7机械工业部二院承担反导弹、反卫星武器的研制工作,其下属的第210研究所是具体实施单位,而目标指示及控制系统则由南京第14电子研究所等单位负责。
1969年中苏发生珍宝岛冲突,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公开叫嚣对华进行所谓“外科手术式核打击”,中国开始全民进入准战争状态。在全民性质的“深挖洞、广积粮”运动中,反导计划也变得急迫起来,二院集中力量对“反击”系列反导拦截导弹和“先锋”系列反导大炮展开攻关。
“反击”系列拦截弹有三种,以“反击一号”和“反击二号”的性能最为成熟,前者采用两级液体火箭发动机,制导模式为半主动雷达制导,可在中低层空间依靠破片式战斗部摧毁来袭导弹,而后者则在“反击一号”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优化。有意思的是,“反击二号”拦截弹的开发进度后来居上,它在1971年10月到1972年初进行了6次缩微模型飞行试验,其中5次取得成功,但因它的作战范围与“反击一号”重叠,在1973年终止发展。至于“反击一号”,它在1979年8月进行了两次试验,无战斗部的弹体在有效杀伤半径内成功地与目标碰撞。解放军对“反击一号”拦截弹的总体性能较为满意,并开始计划在北京附近构建中国第一个“反击一号”反导阵地,初步建起一个能够防止弹道导弹打击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