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笔画的线条魅力——王慧生先生工笔画的技法探讨

18.04.2014  14:13

   子扬/文

  线条作为中国绘画技法的一种,是最能显现一个画家整体艺术的表现力之一。凡线条功夫出色者,一定是造型能力比较强的人,其作品的形式感也更有顺势、有力、自然、舒畅等诸多特点。就工笔画而论,其时代的观念性、形式的多样性以及画面的视觉效果,都是工笔画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而这一系列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支撑,线条功夫一定是贯穿始终的,没有过硬的线条表现力,一切的艺术语言都很难得到展开。

  线条的表现绝非普通人见到的那样,认为只是一根墨色线条。事实上,在绘画艺术中,线条的表现力是极强的。中国画的笔墨表现都在一根线条里得到无尽的释放,无论是提按、转折、起伏,还是浓淡、枯湿,粗细、刚柔,都能通过形式不同的绘画展现出线条在其中的各种魅力。理解了这些笔墨线条的基本的表现性,对解读慧生先生的作品才会有更加深刻地体会,因为对一个从传统艺术中脱胎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中是一定存在上述之艺术痕迹的。

  纵观慧生先生的常见作品,无论是他工笔画中的双钩还是写意画的单线笔墨,它都在向世人展现着作品中充满魅力的线条表现力与功夫,这也得益于他个人在理解线条艺术的问题上更前于其他的人,能如此驾轻就熟地将极其扎实书法性线条融合至更具表现力的绘画当中,不仅折射出他过人的艺术理解力,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作为一个艺术家,慧生先生是绝对下过苦功夫的,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绘画艺术虽然直接表现的是视觉艺术,但背后投射着相关的规律,无论从构图还是造型问题上看,美感的营造与建立,如果脱离了根本的内在科学,任何一种视觉存在都是不可能的。回归到慧生先生的工笔花鸟画中,无论是枝繁叶茂的春夏之活力,还是斑驳萧瑟的秋冬之效果,都讲究一定的艺术合理性——疏密、动静、层次、空间等,若仔细看,会发现全藏在线条的穿插、浓淡、粗细等表现中。所有的构图也依托于他在表现画面时心中早以线条搭建起来的伏笔中。他成功地刻画各种自然中禽鸟之神态、体态,更是离不开他自信的线条笔法。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不同语境,甚至再而细分到禽鸟的不同情感中,其对禽鸟造型的勾勒手法是不同的。比如在萧瑟的寒冬清晨,画中禽鸟的神态定是冷冷幽幽,无神于周边。慧生先生便通过雍容干枯的线条勾勒出鸟的体态,继而用短而促、细而飘逸的线条营造出禽鸟在冷风中被吹起的羽毛,植物的枝干便贯穿刚劲、干枯的线条营造一派蒙蒙倦寒之意,整体的画面自然便显现出令读者如临其境之感。这里除了慧生先生丰富的写生经历之外,更离不开他在线条表现方面的突出能力,所以他擅长营造这些画面的气氛,能将读者在短时间内带入画面之中,如此便是感动。

  我们常说“书画同源”,但是似乎遗憾的是当今在欣赏绘画作品时,往往仅停留于画面的视觉效果,而忽略了线条的表现,这不仅使艺术得不到尊重,也不可能真正体会艺术的深层魅力。线条表现看似简单,然其中蕴含里更为丰富的笔墨表现,更是可以折射一个画家另一个艺术修养的部分。

  慧生先生的工笔花鸟画之所以能在业界得到如此之高的地位,其线条功夫的突出表现显然是其成功的重要部分之一,加之通过观察他整体的艺术修养而论,相信他在花鸟画的艺术道路上一定也能走得更远更成功。

  王慧生简历: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南昌画派促进会副秘书长、南昌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二级美术师。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