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江西分行:当好客户资金的“守护者"

14.10.2015  15:23

  近年来,针对电信诈骗这一社会危害性重大、群众反映强烈、中央高度关注的外部欺诈犯罪类型,中国工商银行以服务发展和保护客户利益为首要宗旨,不断加强外部欺诈风险防控能力建设,采用信息化银行和大数据技术建成外部欺诈风险信息系统,加强欺诈防控,提升客户利益保护能力。

  据了解,工行于2013年10月率先在国内银行业成功研发并投产了“融安e信”外部欺诈风险信息系统。这一系统收录了来自行内、金融同业以及司法行政部门提供的各类风险客户和账户信息。经过分类评级后的信息按照不同业务需求分别在银行核心系统以及个人金融、信贷、授信、银行卡等业务领域投入应用,为相关业务审核和办理提供预警和控制支持,在防范外部欺诈,保护客户交易安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以防控电信诈骗为例,客户到网点汇款,收款人账号会通过前台系统自动与外部欺诈风险信息后台数据库连接筛查碰撞,如果该账号为系统中收录的电信诈骗涉案账户信息,工行的前台业务处理系统就自动弹出风险预警提示,要求工作人员按照业务规定和风险规则处置。在系统的帮助下,工行可以对客户进行更为精准、有效的风险提示,为客户资金增加了一道安全防火墙。目前,工行已完成“融安e信”系统对诈骗涉案账户的全渠道布控,从源头上降低了电信诈骗等外部欺诈事件得逞的概率,为广大客户的资金树起了一道坚实的“盾牌”。公安部等国家有关部门高度评价该行外部欺诈风险信息系统在打、防、控电信诈骗,保护社会公众利益方面取得的成果,认为该系统的研发应用体现了工商银行严谨的风险管理理念和尽职履行社会责任的风范,树立了维护金融稳定及防范欺诈风险的表率。

  2014年11月,为深化警银协作,打击电信诈骗犯罪,防范金融风险,工行江西分行与省公安厅签署了《建立风险信息共享合作机制备忘录》,标志着该行与省公安厅建立了更加紧密和长效的警银合作机制,在朝着深化警银协作、高效防控和打击银行外部欺诈的目标又迈进一步。借助警银协作模式,电信诈骗涉案账户将在“融安e信”系统中得到及时有效的录入,并在客户向涉案账户汇款时自动弹出预警提示,真正实现了诈骗风险的事前防范。截至2015年9月末,工行江西分行利用“融安e信”系统在ATM机、自助终端、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柜面等多渠道共拦截诈骗汇款520余笔、金额730余万元,有效地避免了客户资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