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余粮” 首个“电力粮库”明年发电

29.09.2015  14:15

  本报讯 (江西日报记者郑荣林)历时五年奋战,我省首个“电力粮库”——位于靖安县的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一期主体工程已竣工,现已进入试蓄水阶段,预计明年4月首台发电机组即可发电。9月28日,记者从我省有关部门获悉,洪屏电站二期工程及奉新抽水蓄能电站已被提上议事日程,最近完成了项目立项前的重要环节——预可研审查。此前,这两个项目已被列为我省2020年新建抽水蓄能电站推荐站点。

  抽水蓄能电站为何被称为“电力粮库”?电力生产一般是随发随用,不能储存,往往在用电高负荷时电力不够用,低谷时又用不完。抽水蓄能电站就是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储存起来,到了用电高峰时,就利用上水库水流下的势能带动发电机组发电,将低谷电量加工为急需的尖峰电量,从而减少和避免能源的浪费。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省就酝酿建设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原因是该场址自然条件优越,甚至被称为天然的国家“电力粮库”。洪屏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靖安县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邱声华说,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工程于2010年6月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已竣工,总库容为6316万立方米的下水库在5月底开始下闸蓄水,10月份,上水库即可开始蓄水。一期工程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安装4台30万千瓦抽水蓄能机组,首台机组预计明年4月投产发电,明年底4台机组可全部发电,年发电量可达20亿千瓦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电网最高负荷屡创新高,电网峰谷差逐年增大,这给发电调度和电网安全运行带来挑战。因此,我省迫切需要抽水蓄能电站这种“应急电源”。江西电网是华中四省电网的受电区,为保证电网稳定、安全运行,受电端的紧急事故备用电源必不可少。抽水蓄能电站机组有启停速度快等特点,可通过对机组负荷的及时调整,起到调节电网供电频率及紧急事故“备用电源”的作用。

  为此,我省将洪屏二期和奉新抽水蓄能电站列为2020年新建推荐站点,并获得国家能源局的批准。9月中旬,这两个项目的预可研审查会在南昌召开。专家认为,这两个项目建设条件良好,建成后将有力提高我省电网调峰能力,改善煤电运行经济性,并为风电、核电的发展创造积极的外部条件。

  据了解,奉新抽水蓄能电站规划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时,总投资60多亿元,年发电量将达20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