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存款离奇失踪拉响上市公司风控警号

13.01.2015  21:39

    泸州老窖上周五发布公告称,由于发现在工行南阳中州支行的3.5亿存款异常,公司将合计5亿的存款计提40%减值准备。而去年10月,泸州老窖在农行长沙迎新支行的一笔1.5亿元存款也失踪了。酒类上市公司屡屡发生巨额存款离奇失踪事件,引发资本市场一片哗然。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泸州老窖工商银行酒鬼酒獐子岛泸州老窖前后共计5亿存款离奇失踪,加上去年同样身为酒企的酒鬼酒%201亿元存款“丢失”,不得不让人感叹近年来沪深A股“奇葩”和“黑天鹅”事件竟如此频繁。而在这些让人匪夷所思的怪相背后,凸显的是上市公司治理乱局、信息披露不规范不透明以及内部风险管控的失范。

    与獐子岛的“扇贝去哪儿了”一样,投资者现在迫切需要知道酒企的巨额资金到底去哪儿了?细读公告,泸州老窖前后两次存款丢失应对的方法很不一样,本次公司发现两处存款存在异常情况,当即报请公安机关介入,采取了相关保全措施。而去年1.5亿存款到期后不能按期转回,因多方协调多次磋商无果,公司向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可见,巨额存款丢失很大程度上牵涉多方利益纠纷,背后很可能有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暗箱操作与灰色利益链条。

    在白酒“黄金十年”期间,白酒企业日进斗金,这些资金多数趴在银行账户中。酒企自然也就成了银行的“超级大户”,酒企和银行的关系变得格外紧密。泸州老窖之所以在异地存款5亿,有可能是为了帮助经销商卖酒。这就是被称为白酒企业创新营销模式的“存款卖酒”,所谓白酒上市公司的销售潜规则。在市场资金链紧张时期,很多小微企业都通过小贷公司贷款。于是,银行把白酒公司的钱放给小贷公司,不但赚得多,更可挖掘小贷公司的那些小微客户,把酒卖给他们。存款卖酒于是升级,白酒公司的银行存款资金链条随之被无限制拉长。尽管小贷公司和小微企业的风险已超出了白酒公司的控制力,但为了卖酒,白酒公司只能默认银行的变相定向贷款卖酒。

    “存款卖酒”模式在实践中分为三步:酒企在银行存款,银行用酒全部指定该酒企,随后由银行介绍客户买酒,最后酒企依然按额度存款给银行。在行业调整期内,酒业上市公司面临着巨大业绩压力,能帮酒厂卖酒是酒厂选择银行存款的前提条件。另一种是银行通过有资金需求的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完成卖酒任务。泸州老窖资金“失踪”,或与担保公司资金链断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