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烈士巫恒通投笔从戎 被俘后绝食8日牺牲

23.12.2013  18:40

  原标题:教育局长投笔从戎被俘 绝食八日壮烈牺牲

  核心提示:巫恒通生于1903年,历任句容县女小校长,南通师范附小教师、句容县督学、泰兴县教育局长等职。1938年底,他联络两股武装,合编成“句容县东北区民众抗战自卫团”。1942年巫恒通不幸被俘入狱,绝食抗争,8天后壮烈牺牲,时年38岁。

  本文摘自:环球网,转引自:《扬子晚报》,作者:佚名,原题:《教育局长投笔从戎被俘 绝食八日壮烈牺牲

  巫恒通生于1903年,历任句容县女小校长,南通师范附小教师、句容县督学、泰兴县教育局长等职。1938年底,他联络两股武装,合编成“句容县东北区民众抗战自卫团”。1942年巫恒通不幸被俘入狱,绝食抗争,8天后壮烈牺牲,时年38岁。

  在抗战中,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同心戮力,谱写了光辉的抗日赞歌。江苏句容的巫恒通便是这千千万万英勇烈士中的一个。他年少时目睹国弱民穷,立志教育救国,从师范院校毕业后开始任教,历任校长、督学以及泰兴县教育局长等职。抗战开始,教育救国梦破碎后,他投笔从戎组建了抗日自卫团。平生两次入狱,不为敌人高官厚禄收买,绝食抗争,以身殉国。近日,扬子晚报记者在句容市档案馆查阅到巫恒通烈士的相关档案,循当年的踪迹,实地寻访巫恒通的后人,听他们讲述父辈那段峥嵘的岁月。

  曾经,他梦想教育救国

  扬子晚报记者近日在句容见到了巫恒通的儿子巫健柏,现已年过八旬的他,言语生动地讲述了父亲的经历。而这些内容,也在句容市档案馆的相关资料中得到印证。

  年少时用功读书 历任校长督学教育局长

  巫健柏的家中珍藏着父亲巫恒通年轻时的照片,他戴着眼镜,双眼炯炯有神,眼神中充满着坚定。他向记者讲述了巫恒通作为教育局长投身革命的过程。

  巫恒通生于1903年,年少时,因为家中贫苦而失学,与兄弟结伴劳动,自幼磨砺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

  虽然他12岁才入学,但刻苦攻读,成绩优异,颇受老师器重。小学毕业时父亲病故,家中拮据,全家节衣缩食供他升学深造,而巫恒通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考入公费的无锡省立第三师范求学。在这里,巫恒通接触到了进步的思想,“五卅惨案”发生后,成立无锡各界后援会,巫恒通被推选为主席。

  毕业后,巫恒通在无锡县立第四小学任教,不久调任地方教育指导员。此后历任句容县女小校长,南通师范附小教师、句容县督学、泰兴县教育局长等职,以德才兼优闻名苏南教育界。

  巫恒通从事教育十余年,梦想着教育救国。但连年军阀混乱,教育何能救国呢?档案资料显示,他曾经产生过怀疑。在国家内忧外患,生死存亡之际,抗日运动席卷全国,巫恒通也深受影响。西安事变发生时,巫恒通任泰兴县教育局长,他关切时局,有了投笔从戎的想法,寻求机会为国请缨。

  抗战爆发集结人力欲开展游击却被诬陷入狱

  句容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历史资料记载,1937年,随着抗战的全面兴起以及“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上海军民奋起抗日。巫恒通也与友人策划抗日活动,支援前线爱国将士。然而,12月5日句容沦陷,12月13日南京失守,抗战形势令人莫测。泰兴县县长单成仪等顿时惊恐万状,不待敌至,纷纷弃城奔逃。此时,身为教育局长的巫恒通即相约泰兴县警察局长张恨愚,集中200余人和枪支,向泰州、高邮转移。泰兴至洪泽湖一带曾在共产党领导下组织过农民运动,向来有革命倾向,所以他们计议奔赴洪泽湖开展游击。

  当时,日寇志在南京一线,对苏北只图占领交通重镇,而县长外逃后,见日寇无意泰兴,便重返县城,不仅如此,他反而诬陷巫恒通等惧敌外逃,勒令率部速归。张恨愚恐归后受到追究,骗去巫恒通携带之4000元公款,又将所部枪支奉送南通如皋区保安司令部,谋得一官半职。泰兴县政府借口巫恒通擅离职守,携款潜逃而通缉他,巫恒通被捕入狱。

  对于一个县教育局长而言,教育是拿手本领,这一点在巫恒通的狱中生活里展露无遗。第一次入狱的巫恒通,谈笑自若,以雄辩之才宣传抗日救国,使探监人和同牢人无不折服。当局为加强看守,令他与看守人同住,但为时不久,看守人被说服,并暗中为巫恒通传递信件。当局没办法,将巫恒通软禁在一家旅社,派法警看守,然而法警与旅社主人均对巫恒通蒙受的不白之冤深表同情,因此尽力给予方便。

  1938年夏,新四军创建了苏南抗日根据地,巫恒通得知老同学管文蔚在丹阳组织抗日武装,便让长子巫健松去丹阳捎信管文蔚,并决心回乡抗日。

  后来,他选择投笔从戎

  巫恒通的儿子巫健柏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以上事情发生不久,泰兴县长换了其他人,江苏省教育厅里父亲的好友多方疏通,于是,在1938年底,巫恒通交保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