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校服“套”不掉城乡差异——关注流动儿童城乡融合教育
新华网江西频道5月31日电题:一套校服“套”不掉城乡差异——关注流动儿童城乡融合教育
新华社记者高皓亮、杨荣荣
伴随人口流动的家庭化趋势,一个日益庞大的群体——流动儿童也随之进入城市。专家指出,流动儿童的融合教育不仅关系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还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9岁的张心悦跟着父母离开河北临邑老家,在江西赣州市中山路小学已有两年时间。在她的记忆中,从来都是做生意的爸爸妈妈走到哪个城市,她就跟着转学到哪里。和父母租住在批发市场附近小区的她早已记不清搬了多少次家。
国家卫计委5月14日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1994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中,夫妻同行的不到9%;而2010年的监测数据表明,携配偶、子女、父母等一同流动的占到66.4%。从最早的单身外出务工到如今以夫妻为核心的举家迁徙,也将一个日益庞大的“流动儿童”大军带进城市。
中山路小学是江西赣州市重点面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学校,其中和张心悦一样的外来务工子女占学校学生总数的65.6%。在全国,随迁子女占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比例也逐年增大。截至2013年底,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共1277万人,占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9.3%。
“流动儿童的教育不能只满足于基本的‘米饭’,还应有‘维生素’。”江西省人大代表刘艳琼告诉记者,在以流入地、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下,随迁子女上学问题基本能得到保证。然而,与他们的父辈“城市过客”不同,这些子女是未来的“城市主人”,他们在人际交往、身份认同等方面的融合教育一直未能得到足够重视。
“流动儿童的教育得不到保障,进城后易受到不良风气影响。”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铁飞燕曾多次到昆明的普吉村、船房村调研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她指出,根据自己的调研,未成年犯罪多发生在城中村,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标签化“另类歧视”筑城乡鸿沟
“校园比老家的漂亮,但放学后没有老家好玩,邻居基本都不认识。”就读于福建省福州市红光苑小学二年级的张子懿7岁时跟着父母从江西来到福州,一家人租住在一个破旧社区。“爸爸妈妈很忙,晚上9点以后才回家。”
《报告》指出,流动人口家庭的居住条件明显劣于当地户籍居民家庭,绝大多数租住在城市的边缘区域,近五成住在城乡接合部,近三成住在城郊农村。刘艳琼说,他们的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加之租住条件下邻里彼此陌生,流动、封闭的成长环境下,社会支持远远不够,难以给予流动儿童家的归属。
“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经常被‘单独编班’,由于没有学籍,成绩因此不能计入教学考评,甚至没有机会参加荣誉称号评选和一些体育竞赛。”在工地上干过泥瓦工的全国人大代表、云南兴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人阮永川说。
人口过度集中,原本稀缺的城区教育资源越加捉襟见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外来务工子女就学机会的不平等和就学过程的不公平。赣州市章贡区教育局副局长俞健林告诉记者,中心城区每年新增随迁子女3600余人,这就相当于每年要新建3所1000人规模的学校。阮云川在调研中发现,各地虽然坚持以流入地和公办学校为主,然而接受外来务工子女的公办小学却多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学校以及城郊的乡镇学校。
仅靠一套校服“套”不掉城乡差异
“学校要办两个班,一个教学生,一个教家长。”文清路小学是赣州市章贡区排名靠前的公办小学,学校近20%的学生为外来务工子女。刘艳琼告诉记者,在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上,城区学生的家长会有抵触情绪,他们认为来自农村的孩子卫生习惯差,语言粗鲁,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到不良影响。
在与中山路小学一墙之隔的中山路社区,退休老师、在家赋闲的退休老干部等志愿者成为学校外来务工子女的“爱心长辈”。举办书法培训班、节假日组织城区一日游、跟随社区干部体验社区工作……多年来,这些活动已成为租住在这个小区的孩子们认识城市、了解城市的最佳方式。
不止在江西,全国各地均已采取措施加大流通儿童融合教育支持力度。甘肃省妇联、兰州市城关区政府近年来探索打造流动儿童之家和社区少年宫,解决放学后家长失管、学生失教难题。今年2月,上海市教委要求沪上公办小学普及“放学后看护服务”,操作上可整合社区、学校、公益组织等资源。
“流动儿童的融合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并不是说穿上同一套校服,和城市学生上同一所学校就能解决问题。”刘艳琼认为,单靠学校无法有效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融合教育问题。在帮助他们融入城市的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应致力于提供除学校之外的“二次融合”。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杨琳认为,降低入学门槛、推行融合教育是缩小流动儿童城乡差异的当务之急,以学校为主的社会各界应帮助流动儿童正确认识城市、融于城市。然而,从长远看,则需要加强基层教育资源均等化,致力于提高基层教育水平和影响力,同时走新型城镇化道路,通过产业引导让农民就近城镇化,避免人口过度集中所带来的城市资源紧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