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西已通报上百起村官贪腐案

21.10.2015  09:02

近日,一则“中纪委督办89条村官腐败问题线索”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本报记者梳理发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我省纪检监察部门公开通报了上百起“蝇贪”案,大多涉及村支书、村主任等主要村官。其中,资金使用是重灾区,挪用截留资金、套取资金、私分补助款等成为通报中的热词。

中纪委督办村官腐败释放何种信号?如何打击和防范村官腐败?纪检官员、社科专家有话说。

特点

资金使用是重灾区

据记者梳理,今年以来我省公开通报的上百起“蝇贪”案中,资金使用是重灾区,从问题类型看,土地征收、惠农补贴、扶贫救济等领域,资金比较密集,问题比较集中,涉案村官将黑手伸向这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资金,成为老百姓深恶痛绝的“苍蝇”。

省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中央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移民扶贫、低保、危房改造等民生项目的实施,大量资金进入村居组织,不少村组干部的手便四处乱伸。这些村官腐败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利用职权在资金分配、使用、结算等方面优亲厚友;二是利用职权侵占、挪用、私分征地拆迁补偿款、强农惠农资金等;三是公款送礼、公款吃喝玩乐等奢靡之风。

典型案例

樟树市福城街道龙溪村委杜家村小组长杜国华挪用征地补偿款案。2003年至2007年5月,杜国华利用保管村小组征地补偿款等便利,多次将村小组的征地补偿款340万元挪给他人进行营利活动。今年5月17日,经樟树市福城街道党委会议研究,并报樟树市纪委常委会议批准,给予杜国华开除党籍处分。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