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本世纪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14.12.2015  09:34
原标题: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本世纪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12月12日,在法国巴黎北部市郊的布尔歇会议中心,法国外交部长、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比尤斯(左五)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庆祝巴黎气候协议的达成。新华社发

  12月12日,在延期超过24小时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最后一次全会上,大会主席、法国外长法比尤斯举起带有大会标志的绿色小锤,宣告里程碑式的《巴黎协定》诞生,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迈出重要一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12日晚通过了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协定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

   法国外长流泪感慨

  巴黎时间12月12日晚7点26分,巴黎北郊布尔歇会议中心的“塞纳”会议厅座无虚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代表团全体起立鼓掌,祝贺这一历史性协定的诞生。

  此外,各国代表还通过相关决议,就《巴黎协定》的落实和一些细节作出安排,宣告巴黎气候大会成功闭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法国总统奥朗德与法比尤斯携手起立,向与会代表致意。

  “近150个国家和政府领导人参加开幕式,180多个国家提交国家自主贡献文件,13天的谈判成果让我们每个代表团都能昂着头回去,因为我们承担起了这一巨大的历史责任,”法国外长法比尤斯流着眼泪说。

  潘基文表示:“应对全人类面临的最为复杂的气候变化问题,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合作新时代。全球所有国家为了共同的目标采取共同应对措施,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这曾经无法想象,现在势不可挡。

  奥朗德向各国代表祝贺:“为了达成这个协定,已经等了40年,现在你们(与会谈判代表们)做到了,有了一个雄心勃勃、有约束力、全球的协定,你们的子孙都会为你们自豪。

   温室气体零排放目标

  《巴黎协定》共29条,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内容。预计这份协定将于2016年4月由各国领导人正式签署。

  《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标,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从2023年开始,每5年将对全球行动总体进展进行一次盘点,以帮助各国提高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

   中国坚持让协议有依据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大会发言中表示,《巴黎协定》是一个公平合理、全面平衡、富有雄心、持久有效、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传递出了全球将实现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积极信号。

  中国代表团成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透露,没有中国的坚持,最终的《巴黎协定》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体现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协定中敦促发达国家缔约方提高其资金支持水平、“制定切实的路线图”的内容就是中方提出并坚持的,最终正式写入协定。

  “没有‘制定切实的路线图’这个表述,发达国家关于2020年前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应对气候变化支持资金的承诺就成了画饼,”邹骥说,“有了路线图这个说法,明年开气候变化大会,我们就可以以此为依据来讨论了。

  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介绍,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前,中国与美国、法国、印度、巴西等主要经济体分别发表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多个联合声明,气候谈判中的法律约束力、资金、力度等焦点分歧在这些联合声明中都有描述,这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成功提前凝聚了共识。

   分析

   巴黎协定》与以往的不同之处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12日晚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建章立制”。多位专家认为,这份协定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模式的改变,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中国低碳转型、可持续发展也将发挥推动作用。而相比较以往的气候变化法律文件,此次《巴黎协定》有了更多不同。

   变化一

   自下而上”的行动机制

  在新协定下,各方将以“国家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巴黎协定》以各国“自下而上”的方式作为行动机制。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它与第一份法律文件《京都议定书》有所不同。《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采取了“自上而下”的强制减排安排,导致部分发达国家不愿接受而退出,削弱了效力。

  “《巴黎协定》这么做的好处是能得到广泛参与,”关注全球问题科学家联盟战略与政策部门主管奥尔登·迈耶说。目前已有180多个国家向联合国提交了自主贡献文件,涉及全球95%以上的碳排放。

  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认为,《巴黎协定》确定的行动机制是一次新探索。“以往自上而下的做法,经过实践检验,执行得不是太好”。他说,美国未批准《议定书》、加拿大退出《议定书》、日本拒绝加入《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这些现实要求对全球气候治理模式重新尝试。

   变化二

   可改变投资者消费者行为

  不过,“自下而上”并不意味着放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分。《巴黎协定》依旧体现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依然要带头开展全经济范围绝对量减排,同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在自主行动的透明度等问题上,区分也有所体现。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指出,《巴黎协定》将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进一步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

  邹骥说,对中国而言,加入《巴黎协定》承担相关履约责任,会带来降低污染、减少极端天气、推动产业发展、创造就业等诸多好处。其中他最看好的是,《巴黎协定》释放出的政策信号,可以改变投资者、消费者的行为,推动中国加快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

  他认为,中国要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创新发展路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素质、收入来源都需要转变,转变后才能保持长久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