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巴黎血案挑战法国社会凝聚力与价值观

09.01.2015  12:20

中新网1月9日电 英国《金融时报》8日发表欧洲版主编托尼·巴伯的评论文章称,《查理周刊》遭遇的惨剧,对法国社会凝聚力及价值观构成了尖锐挑战。巴黎发生的枪杀事件对法国政客和公民发出了挑战,将考验他们是否有勇气为法国的核心价值观挺身而出,击败政治暴力。

文章称,欧洲近年来最严重恐怖事件的制造者,不是伊斯兰武装分子,而是极右翼狂热分子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Anders Behring Breivik)。在2011年发生在挪威的那次事件中,他杀害了77人。

从9·11事件到去年5月的布鲁塞尔犹太博物馆事件(那次事件导致4人丧生),再到针对《查理周刊》的暴行,这种政治动机驱动的恐怖袭击都是卑鄙而不可原谅的。

法国现在群情激奋,这可以理解。下一个问题是,这一枪杀事件会对法国政局带来什么影响,特别是对马琳·勒庞(Marine Le Pen)及其领导的极右翼党派国民阵线(National Front)带来什么影响。该党在去年5月举行的法国欧洲议会选举中得票率第一,反伊斯兰主义正是其高人气的一个因素。

勒庞已谨慎地让其政党和反犹太主义保持一定距离。在她父亲让-玛丽·勒庞(Jean-Marie Le Pen)领导国民阵线时,反犹太主义曾是该党的政治污点,并影响到它对选民的吸引力。但勒庞并未改变反伊斯兰主义的态度,甚至有所强化。

勒庞在上次法国总统选举中赢得了17.9%的选票。在2017年的选举中,她很可能会在第一轮中以更大的优势胜出——虽然不是在决定性的第二轮。

反伊斯兰主义以及对移民的强硬态度,将为勒庞拉来核心选票,但这不会为她打开通往爱丽舍宫(Elysée Palace)的大门。调查显示,多数法国人反对种族主义,也不喜欢极端主义。

在巴黎生活的英国作家安德鲁·赫西(Andrew Hussey)去年出版了新书《法国起义》(The French Intifada),他在书中把法国形容为“自由、平等、友爱的世界首都,但承受着那些愤怒的、失势的法国殖民计划继承者的攻击。

文章最后称,巴黎发生的枪杀事件对法国政客和公民发出了挑战,将考验他们是否有勇气为法国的核心价值观挺身而出,击败政治暴力,拒绝屈服于极右翼狂热分子的塞壬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