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自主调节作用将明显增强

18.08.2015  14:00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日前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中央汇金公司转让了一部分股票,由其长期持有。同时证监会表态,今后若干年,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不会退出,其稳定市场的职能不变,但一般不入市操作。分析人士认为,这说明此前两市剧烈、异常波动背景下监管部门所采取的用于稳定股市的“非常态”应急措施将有所调整,A股市场将更多发挥自主调节的作用。中国资本市场走向开放与创新是必然趋势,一方面,市场自主调节作用有望明显增强,另一方面,监管层对于A股市场的制度建设也将走向完善。

  两市始自6月中旬的下跌,速度之快、跌幅之猛远超预期,最终造成A股陷入流动性枯竭。对此,监管层采取“非常规”手法进行干预:从IPO暂缓到引导资金进场,莫不如是。尤其是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在市场遭遇流动性枯竭危机时果断出手,积极入市购买股票,迅速有效破解市场失灵的局面,化解了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对于维护股市稳定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在监管层果断采取综合应急措施的有效干预下,A股市场逐步走出异常波动的“非常时期”。

  随着市场逐步趋向常态化波动,应急处置的“非常态”干预措施不仅会助长市场对政策的过度依赖,而且还会影响到市场潜在运行规律自主调节的功能发挥。因此,监管部门经过多维度考量、平衡各方诉求,进行了“双保险”的制度安排:一方面,宣布证金公司今后若干年不会退出,不会通过二级市场减持,保留其维稳职能,给投资者吃下定心丸;另一方面,将部分股票转由中央汇金公司长期持有,一般情况下证金公司不入市操作,以便在恢复市场机制的同时为证金公司腾出更大的潜在维稳空间。

  监管模式转型之际,A股诸多新特征正在日益呈现。首先,随着两市股指由此前的剧烈异常波动逐步趋向常态化波动,市场已经具备依靠内在机制稳定运行的能力。一方面,市场资金不合理杠杆逐步去除,两市日均成交维持在相对均衡水平,市场底部特征初现,投资者情绪日趋平稳,市场最恐慌的时候已经过去;另一方面,从下半年趋势来看,由于场外资金仍在等待布局时点,货币政策保持宽松趋势不会改变,公募私募基金仓位处于低点,两市上行空间依然存在,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可期。

  其次,市场自主调节作用将明显增强。在度过应急措施实施的非常时期之后,在市场显示出依靠自身机制维持稳定运行的条件和能力的背景下,A股市场内在运行规律便迎来发挥作用的关键时期。

  证金公司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中央汇金公司转让部分股票,同时保留稳定市场职能,事实上明确了三层用意:一是通过场外渠道协议转让股票,避免直接卖出给二级市场带来抛压,防止股指及投资情绪再度出现不必要的波动;二是优化证金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腾出空间,再遇市场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出手;三是中央汇金公司将长期持有证金公司协议转让的股票,在持股总量保持均衡的情况下,自主进行价值管理和结构调整。从国际经验来看,发达资本市场政策维稳资金均具备“问题导向、快进慢走”的特征,其退出都是渐进、长期、逐步消化的过程。

  因此,随着市场由剧烈异常波动逐步趋向常态化波动,应更加注重发挥市场自我调节的作用,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市场的内在稳定机制。以“稳定、修复、建设市场三结合”为核心原则的维稳政策部署开始进入新阶段,即更好恢复市场功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减少应急措施所发挥的作用,让市场内在稳定机制及自身运行规律逐步回归正轨。

  再次,股市涨跌有其自身运行规律,一般情况下政府不再干预;但回归市场不意味着监管层撒手不管。毕竟维护市场稳定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稳定市场、稳定人心、防范系统性风险是监管部门的长期工作目标,稳定、恢复、建设市场始终会齐头并进。因此,在更多发挥市场自主调节作用的同时,证监会明确指出,当市场剧烈异常波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仍将继续以多种形式发挥维稳作用。

  政府的职责是建立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股市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因此,监管部门的制度完善更是本轮监管模式转变的应有之义。

  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走向开放与创新是必然趋势,监管部门还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开大门、堵偏门,割开导致股市暴涨暴跌的土壤与漏洞;另一方面,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的同时,随着资本市场规模体量、市场创新的快速发展,有必要建立起部门之间的监管协调机制,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培育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