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重股护盘A股震荡蓄势 市场迎来二次探底

29.07.2015  12:12

 

   自上周五以来,A股市场结束攀升态势、重启震荡回调模式。本周一沪综指跌破3800点之后,周二进一步下跌,盘中跌破3600点,近三个交易日最高点与最低点相距接近600点。

   业内人士认为,短线来看,股指上行存压力,下跌有支撑,大涨大跌均难出现,短期震荡格局难以改变。

   大盘先抑后扬

   周二沪指承接周一下跌动能,低开后震荡下挫,尽管有银行股护盘,但单兵作战难敌抛压,沪指最低跌至3537.36点。随后在非银金融板块直线拉升护盘之下短暂翻红,最高上攻至3762.53点,不过很快下挫,维系弱势横盘震荡格局。创业板指数继续大幅下跌,成为资金出逃重灾区。短线来看,维稳资金的助力使得市场恐慌情绪显著减弱,抛压有所减轻。

   上证综指收报3663点,下跌62.56点,跌幅为1.68%;深证成指下跌1.41%至12316.78点,中小板指下跌1.43%至8250.61点,创业板指下跌3.78%至2581.96点,是跌幅最大的板块。沪深两市的成交额分别为6850.58亿元和6188.42亿元。

   分行业看,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有5个行业上涨,非银金融和银行板块涨幅居前,是最重要的护盘力量,分别上涨1.92%和1.76%;农林牧渔和家用电器行业的涨幅超过1%;食品饮料板块微涨0.04%。其余板块悉数下跌,国防军工、房地产、公用事业等板块跌幅较小,均未超过2%;计算机行业大跌5.04%,成为拖累创业板的主力,建筑装饰板块也下跌4.54%。从概念来看,收盘时仅有国资改革、沪股通50和土地流转三个板块上涨,涨幅分别为0.44%、0.22%和0.08%。

   从个股来看,昨日A股中仅有477只个股上涨,涨停股接近60只,跌停股数则超过300只。

   周一沪指大跌8.48%,创下了自2007年3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当日跌停股接近1800只。周一晚证监会澄清了“国家队”撤出传闻,表示证金公司没有退出,并将择机增持,继续发挥好稳定市场的职能。监管部门将继续把稳定市场、稳定人心、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工作目标,全力做好相关工作。上述表态叠加金融股的强势护盘,共同助力周二指数企稳。

   两融余额相对稳定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有护盘力量支撑,但面对市场的弱势格局,增量资金入场动力不足。

   两融数据是增量资金的一面镜子。两融数据显示,周一两融余额为14300.72亿元,环比下降逾278亿元,这也是7月9日市场企稳以来最大单日环比降幅,两融余额连续多日累计增长在一日之内被吞噬掉。具体来看,当日融资余额为14269.25亿元,环比下降274.97亿元,这主要是因为融资买入额大幅缩减所致。融券余额为31.46亿元,环比下降3.2亿元。

   实际上,近期两融市场始终维系涨涨跌跌的格局,两融余额徘徊在1.42万亿元至1.46万亿元之间。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激进资金采取波段操作,对行情的看法比较谨慎,入场动力不足。在杠杆监管和风控趋严、前期下跌对情绪的冲击尚未修复的情况下,两融余额短期内会维系相对平稳态势。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表示,行情大格局决定市场资金面。下半年是牛市的修复期,震荡、大分化的结构性行情是主要特征,重点在于养精蓄锐、让股价等待基本面的好转,为产业创新、改革转型、并购重组等服务。在这种判断之下,中短期A股市场既不会重走上半年的“疯牛”行情,也不会重演“股灾”式系统性风险,而是在震荡市中通过时间来化解后遗症。展望未来,杠杆牛市只是阶段性修正,监管层果断打击非法配资、地下金融,这些都有利于未来数年两融业务的持续攀升,利于其保持占流通市值比例2%至5%的规模。

   震荡市精选个股

   业内人士认为,在维稳资金介入的情况下,A股的多空双方处于弱平衡阶段。从盘面来看,近期尽管权重板块频繁护盘,但大多数时候权重股的活跃度较低,尤其是在半年线附近权重股弱势使得均线反压明显。此时,题材股和中小盘成长股表现更突出。

   “单从盘面表现来看,大盘正常调整中如果跌得猛,也就意味着调整能够快速到位,实际上大大缩减了杀跌的时间。”业内人士认为,“震荡格局会延续一段时间。

   国金证券认为,维稳政策重在平滑市场趋势,反弹之后投资者获利了结的意愿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存在。综合考虑A股估值、盈利、流动性与政策空间等因素,倾向于未来不确定因素仍在增加,结构性机会是后市主体。配置上建议回避高估值、纯讲故事的中小市值个股,主要配置消费类板块中的休闲服务、农林牧渔和白酒,受益于政策预期的军工、充电桩、环保和国企改革等标的。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市场微观结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投资者风险偏好难以恢复到之前的水平。维持沪综指在3400点至4300点之间进入阶段性震荡行情的看法,投资机会仍然集中此轮调整中微观结构出现明显改善的品种。行业方面,一是关注高性价比的传媒、电力、医药生物;二是关注行业趋势向好的养殖、航空;三是关注符合“中国制造2025”的机械和国防军工。主题方面,关注国企改革、通州及新能源汽车。

   国信证券对短期反弹行情的看法较乐观,认为在关键点位,“国家队”仍将不断在合适位置提供充足的流动性,第二阶段的反弹正在酝酿。当前市场调整能下修反弹预期,高位筹码得以通过充分换手以降低整个市场的筹码成本。建议配置养殖、航空等高景气度的行业,把握军工、影视等反弹中的核心品种,顺势而为。

   私募人士表示

  二次探底无碍长牛信心

   近日,市场再次出现调整,接受采访的私募基金经理大都不感到意外,认为这是二次探底,调整过后质优的成长股会迎来更多投资机会。数据显示,6月12日至7月3日期间,有15.08%的股票型私募基金逆势上涨,平均涨幅达8%。

   部分私募业绩表现较好

   格上理财研究中心统计了管理规模超过20亿元的私募机构6月12日至7月3日连续三周的业绩表现,有96%的私募在这期间出现亏损,其中40%的私募业绩亏损在20%-30%之间。本轮指数回调30%,但大量个股的凌厉杀跌使不少选股型私募严重受伤。从选股型私募业绩表现来看,一些偏好低估值蓝筹风格的私募机构在本轮中净值回撤相对较小,如高毅资产与涌峰投资。还有一些选股型的私募凭借优异的风控在这轮回调中表现较突出。在此前的下跌中,15.08%的股票型私募基金逆势上涨,平均涨幅达8%。

   菁英时代董事长陈宏超表示,由于没有运用杠杆入市,也没有用股指期货对冲,虽近期市场出现回撤但不是很大。陈宏超表示,对风险防范做得比较理想,当个股价格达到一定高点时,不会去追加投资。4月中下旬时,就没有继续增加仓位。公司在高位时适当对个股进行了调仓换股。5月中旬,公司又开始减仓,直到市场调整最厉害时,仓位基本保持在5成左右。公司也没有高成本的筹码,所以此次受到的影响不是很大。

   广东泽泉投资总监辛宇透露:“6月初之前,我们一直处于满仓操作,最低也有八成仓位。5月底,主动提前清仓了结构化产品,将管理规模从100亿降低至70亿。6月初,主动降低管理型产品的仓位,仓位减至一成左右。

   格上理财认为,由于公募基金相对私募基金具有资金规模大,持仓比例高、行业分布广等特点,因此在牛市来临时公募基金通常能及时抓住市场机会,整体涨幅优于私募基金。而在下跌行情中,由于私募基金没有投资仓位及投资品种的限制,私募基金经理可以通过大幅减仓和运用股指期货对冲等方式减少损失,在下跌行情中的抗跌性相比公募基金较强。公募基金由于股票仓位受限,当下跌行情来临时,不能通过大幅减仓来有效控制回撤,且公募基金资金庞大,在面临客户的大幅赎回时容易在变现过程中发生踩踏,造成产品净值进一步下跌。

   市场迎来二次探底

   在7月以来的反弹中,不少私募基金表现相对出色。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7月6日至7月17日,非结构化私募证券基金合计1616只,平均收益下跌3.12%,跑赢大盘指数。其中,共有正收益产品992只,占比37.93%,负收益产品816只,61.39%。此外,从新产品成立情况看,本轮反弹中不少私募趁势抄底。统计显示,7月前两周,有近35只产品募集。

   对于本轮反弹,旗隆基金董事长代雪峰指出,救市措施更多的是维稳市场,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在经济下行之际,股市担当着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对经济转型的作用十分重要。当然通过本轮政府的救市,也看出了政府的态度和意图。随着政府救市措施推动投资者恢复信心,市场将重回牛市轨迹。

   代雪峰认为,市场经过一轮洗礼后将会从之前的快牛转变为未来几年的慢牛,市场会更成熟更理性。后市应轻指数、重个股,少炒作、重研究,寻找低估值、高成长的优质科技企业大量买入、长期持有。

   广东泽泉投资总监辛宇指出,股市本身有牛熊交替运行的规律,牛市走久了一定有熊市。近期市场暴跌最直接的原因是5000点的时候流动性收紧,资金快速流出。本质原因是市场积累了大量获利盘,企业内在价值被严重高估,出现了结构性泡沫,有技术调整要求,价格往价值回归是必然趋势。去杠杆化不会改变股市运行的规律,去杠杆只是加速了市场的下跌,通过一轮下跌,杠杆就自然去掉了。

   对于近三个交易日的调整,接受采访的私募基金经理大都不感到意外。辛宇指出,市场下跌是风险释放的过程,通过下跌,价格往价值回归,价格回到合理的估值水平对投资有利,但投资者的信心重塑需要较长过程,系统风险释放的时候,也是市场底部确认的过程。

   代雪峰指出,创业板股票将分化,那些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在暴跌过程中被错杀的高成长优质股票会迎来更多投资机会。那些概念性、主题炒作、没有真实业绩支撑的股票将会被逐步抛弃。最终会有更多优秀的创业板企业成长为大市值公司,这些公司将给投资者带来更多回报。(记者 黄莹颖)

   主力合约贴水

  期指料继续震荡

   沪深股市上周五以来出现调整转入弱势下行,本周一、周二两个交易日两市主要股指继续下行。在股指期货市场上,虽然上周前半周市场反弹一度显著缩窄了主要期指品种的贴水幅度,但目前各主力合约在市场新一轮急跌之后,已再度呈现出高贴水状态。分析人士指出,短期内期指市场将与A股现货市场一起弱势震荡。

   期指再现贴水格局

   在经过本周一的下挫之后,周二A股早盘急跌后略有企稳,但截至收盘两市主要股指仍录得一定幅度下跌。当日股指期货市场方面,三大期指品种继续显著走低。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F1508收于3654.0点,跌2.81%;上证5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H1508收于2422.4点,跌1.75%;中证5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C1508收于7221.0点,跌4.88%。相较周一的暴跌,周二期指三大主力合约整体呈小幅下滑态势。在成交及持仓方面,周二期指市场整体呈现出放量减仓的运行特征。当日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三大期指品种总持仓分别下降3650手、2057手和789手。

   经过此前多个交易日的震荡反弹后,上周五以来股指期货市场各品种主力合约,目前再度出现大幅度贴水。截至本周二收盘,沪深300、中证500两期指主力合约IF1508及IC1508,分别贴水157.1点和428.8点,贴水幅度均超4%。上证50期指主力合约IH1508在周二收盘时,贴水幅度也达到2.5%。

   短期弱势震荡

   对于周二期指市场的整体表现,以及各主力合约的贴水状况,分析人士指出,按照历史经验来看,期指市场目前呈现出的弱势,可能意味着短期市场仍有震荡探底的需求。一些机构认为,期指市场重回强势尚待时日。

   鲁证期货表示,现阶段期指全线大幅贴水以及整体持仓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本周如果没有重大利好消息出台,A股期现货指数高位承压震荡的概率较大。

   广州期货、万达期货等机构也认为,此前一段时间市场的反弹,板块轮动较迅速但持续性不够,且热点较分散,人气无法保持聚集,资金流动较反复。在市场情绪不稳定、资金流入态度谨慎的背景下,近期期指仍将维持弱势震荡格局。

   来自瑞达期货的研究观点指出,目前市场局部的结构性行情有助于逐步夯实阶段性底部。(记者 王辉)

  [责任编辑:杨晓波]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