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外经贸委积极服务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

02.07.2014  11:51

开放倒逼改革 改革加速开放 乘势再创佳绩

赣鄱六月,夏意盎然。承载着重托的南昌,迎来了打造核心增长极两周岁的生日。两年以来,南昌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百姓生活安居乐业……这一切成就的背后,凝聚着我市所有百姓对发展的期待,凝聚着我市全体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的汗水。其中,我市始终坚持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给城市经济向好发展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

两年以来,市外经贸委始终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核心增长极的战略部署,立说立行、真抓实干,全力为南昌经济发展做好服务工作,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积极争取各相关政策支持,全力助力我市打造核心增长极。

进入2014年,市外经贸委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和全省扩大开放工作会议精神,以“产业招商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为主线,以“4个千亿、5个超500亿产业”招商为重点,调思路、转方式、强机制、拓渠道,强力实施招商引资“生命线工程”,开放型经济顶住了巨大的下行压力,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

真抓:凝心聚力推项目

强化重大项目调度推进机制,市政府常务会议每月专题调度推进招商引资重大项目。

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责任制,主要领导坚持把三分之一以上的精力和时间用于项目招商和项目推进,市委书记、市长亲自访客商、谈项目、促进度;坚持实施重大项目领导挂点跟踪制度,实行“一个招商项目、一个责任领导、一支专门队伍、一套工作举措、一月一次调度”。

市外经贸委狠抓工作落实。各县(区)、开发区(新区)和市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是招商引资工作第一责任人,招商引资绩效纳入有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并增加考核权重。实施重要客商主要领导负责制。凡市领导会见的客商,引荐该客商的县区、开发区、新区的主要领导自动成为该项目的推进责任领导,市开放办实行重点跟踪管理。

对于重点项目实施领导挂点制。各县(区)、开发区(新区)副县级以上党政领导至少挂点推进一个重大在谈项目,实行“一个招商项目、一个责任领导、一支专门队伍、一套工作举措、一跟到底”。实施重点企业领导走访座谈制。各县区、开发区(新区)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重点企业走访或座谈活动,主要领导带队,面对面宣传政策,现场了解和协调企业的困难及诉求。

通过狠抓落实,今年1-5月,全市开工重大项目45个,投产重大项目24个;累计进资1亿元以上内资项目76个,进资总额160.92亿元。欧菲光年产300万片中尺寸触摸屏及纳米银项目和兆驰LED照明研发生产项目、华南城全链生态型电商产业城功能区项目推进顺利;合顺光电、鑫隆科技等产业项目实现大额现汇进资。

晒单:主要指标稳步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市新批外资企业101家,合同外资16.28亿美元,同比增长38.03%;实际利用外资13.38亿美元,同比增长9.99%。

实际利用内资396.33亿元,同比增长8.77%;其中,实际引进省外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73个,实际进资234.44亿元,同比增长16.62%。

实现进出口总值53.37亿美元,同比增长10.13%;其中,出口41.32亿美元,同比增长2.98%,进口12.05亿美元,同比增长44.4%。

完成外经营业额1.34亿美元,新批12家市内企业赴境外投资,协议中方投资额2.8亿美元。

实干:招商“组合拳”重力出击

全力打造完善全市“大招商”格局。

通过不断强化市对外开放领导小组的“司令部”作用,做好开放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区域聚焦、产业聚焦、政策聚焦、资源聚焦的科学决策,市外经贸委不断做好其在我市对外开放中“主力军”的工作作用,做好重大项目、重大活动的谋划与指导。

同时,突出县区的“生力军”作用,各县(区)、开发区(新区)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招商队伍齐上阵,打好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新兴产业招商、小分队招商、团队招商、会展招商等形式的“招商组合拳”。该委不断发挥市直部门的“专业兵团”作用,13支市直专业招商团队发挥所在行业的政策、信息、人脉优势,捕捉信息,招大引强。优化市直部门的“后方保障”作用,以“高点定位、高效集成、高质服务”为目标,营造廉政、高效、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服务型政务环境。

今年以来,市外经贸委开展了形式各样的生命线意识教育,树立招商引资“一盘棋”思想,着力营造有利于招商引资工作的理念环境,把全市上下的思想统一到“生命线”和“发展第一要务要以招商第一要事来保证”主线上来,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抓开放、促发展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开拓思路、创新办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为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动力保障。

该委上下结合主攻产业,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资源优势,召开形式多样、渠道广泛的专业招商推介活动,变全面出击、遍地开花为主业招商、专题招商。

1—5月,全市在谈重大项目78个,投资总额916亿元;签约重大项目65个,其中内资10亿元以上、外资1亿美元以上的特大项目27个,投资总额489亿元。

提效:聚焦资源促进发展

充分发挥市重大产业发展协调决策推进机制作用。

以区域、产业、资源、政策“四个聚焦”为原则,设立了市产业扶持资金和重点产业投资引导资金,探索设立混合所有制产业投资基金。2014年以来,专项支出产业扶持资金6284.3万元,重点扶持了欧菲光产业园(二期)、兆池LED照明研发生产基地等项目。晶瑞光电、凤凰顺羽等58个项目申报了市重点产业引导资金。大中型高效节能电机及零部件生产等5个重大项目获得1188亩省新增建设项目用地指标支持。

此外,通过积极推进《南昌航空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出台,该委有效促进了我市航空口岸发展,1-5月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279.8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为17186.8吨;南昌海铁联运承运1418个标准箱;南昌出口加工区出口2.6亿美元,同比增长53.2%;南昌保税物流中心出口1.03亿元,同比增长582.2%。此外,南昌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顺利,海关总署将启动审批程序。

另外,我市已与东航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进一步推动南昌航空运输发展。

建桥: 为企业壮大铺设发展“轨道

今年以来,市外经贸委认真、深入地开展“访百家外企促增资发展”活动,不断深挖利用外资潜力,实现了新设投资与并购增资双轮驱动。1-5月,全市实现增资项目25个, 合同外资7.05亿美元。

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广泛开展“百人服务团”活动,认真做好重点出口企业的帮扶工作,支持出口企业融资近1亿元,34家重点出口企业跻身出口千万美元队伍,累计出口11.4亿美元,同比增长31.14%。

强化产业发展协调决策推进机制。凭专业说话,丰富协调决策内容,寻求科学解决办法,提高决策协调水平和效率;用好土地、产业扶持资金和重点产业投资引导资金等政策资源,让有效的资源最大程度地引导推动产业提升。完善重大项目调度推进机制。强化“一月一调度、每月市政府常务会通报、每季市政府常务会和每半年市委常委会视频通报”调度措施,全面加强在谈、签约、注册、开工、投产项目的跟踪、调度、服务工作,倒逼项目加速推进。

立制:完善体系倒逼机制改革

完善项目为导向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体系。

今年以来,我市以建立“指标+项目”的县(区)招商引资目标体系为指导,既定招商引资主要指标年度指导目标,又定重大产业项目、主攻产业重大项目年度指导目标。同时,建立“客商+项目”的市直专业招商团队目标体系,各专业团队不仅要走访和邀请一定数量的目标行业内客商,更要实现一定数量和规模的项目引进;建立“服务+信息”的市直部门招商引资责任体系,所有市直部门都要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对项目、企业的服务,并积极捕捉提供项目投资信息。

完善项目为导向的招商引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以项目绩效为核心,以指标完成情况为辅”的考核机制,既看项目总量,也看大项目数量。既看大项目总量,也看主攻产业项目数量。既看落户项目数量,也看投资进度落实情况,切实防止项目数字“两张皮”现象。

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市外经贸委工作机制变得更加灵活、高效,为我市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下一步,该委将继续以开放的理念、开放的手段,进一步倒逼思想观念、制度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力促全市开放型经济跨越式发展,为南昌加速打造核心增长极继续提供强劲支撑。(记者 曲倩影 熊家福)

6月29日停电公告
  6月29日6:00--10:00110kV广南中国南昌
6月27日停电公告
  5:00--12:00110kV青山湖变洪都中中国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