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多部门联合开展食品安全整治行动
学生在小吃摊前等待他们的食物“出锅”。
每当上学放学时分,在我市城区一些学校门口,总能看到背着书包的中小学生三五成群涌向周边零食摊点,几分钟后,他们手中已经拿满了各式各样的小食品。那么学校周边食品的卫生状况到底如何?学生吃了身体是否会受到影响?
针对这些情况,今年秋季开学不久,我市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行动,避免“舌尖美味”演变成“危险诱惑”。然而,记者日前深入市区一些学校采访发现,校园周边流动摊点又悄悄“火”了,食品卫生无保障,依然存在卫生安全隐患。
流动摊点:色香味俱全的“舌尖美味”
17日11时40分,记者来到市一中北门外的举学路上,正值放学时间,学生们涌出校园,自行车车流将整条道路占满。在道路一侧的人行道上,一排小吃摊点依次排开,既有卖烤肉串、炒方便面、奶茶的,又有卖各种油炸食品的,不时有学生把自行车停在路上,上前购买各种小吃,有些学生干脆就在路边吃完再离开,让本就不宽的道路更加拥挤。
“老板,给我来5串豆皮。”在一家麻辣串摊前,一名男孩将手中的钱举得老高。记者看到,煮麻辣串的汤水经过反复利用,已经有些发黑,藕、土豆等麻辣串因煮得太久,已经变色。卖麻辣串的中年妇女从锅里拿出几串男孩要吃的豆皮,放到一个有辣椒粉的调料盘里,抹上调料后递给他,男孩接过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记者略数了一下,此时校门口至少有10家小吃摊,大多是用三轮摩托车装着一瓶液化气和炉具,现场加工火腿肠、麻辣烫、奶茶等食品,还有一些卖包装膨化小食品的。记者注意到,这些流动食品加工车,没有任何卫生消毒设施,锅里炸食品的油已经变成黑黄色,被风吹起的尘土,直接落在食品上。
随后,记者在市区其他校园周边看到,乱摆摊设点的问题同样存在。一些小摊点散布在学校周边几十米的范围内,有些摊点甚至摆在机动车道上,学生们围在摊前买小吃,秩序十分混乱。有些孩子买完小吃后边骑车边吃,完全不注意交通安全,十分危险。
家长:呼吁管住“美味诱惑”
“味道特别好,看到大家吃自己也想吃。”几个孩子告诉记者,他们觉得这些零食便宜又好吃,大部分都是1元钱一串,而且看到大家都吃,自己当然也想吃,有时身上没钱,同学之间就互相请客。
而对于家长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在学校能“吃好、学好”,健康成长。采访中,说起校园周边不卫生的零食,几位家长显得很激动。“我平时都不让小孩去买这些小食品,感觉不卫生,万一吃出毛病来就不好了。”市一中校门外,正接孩子回家的周妈妈对记者说。
“越是看上去鲜艳的食品越有可能不正常。”学生家长曾先生表示,学校周边的小零食究竟有多少是真正合格的产品,家长们也不清楚,而且,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多多检查,管一管这“舌尖上的诱惑”,别让学生置身于食品安全的风险中。
多部门:联合开展食品安全整治行动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我们局联合市教育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从8月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行动,加强学校周边小餐饮店、零食店的监管,指导并进行规范,坚决杜绝无证经营现象发生。”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次集中整治共检查学校食堂254家次,学校周边餐饮服务单位93家。排查安全隐患317处,立即整改248处,限期整改69处。
对于学校周边的食品流动摊点,市城管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打击过多次,但是效果不佳。这些流动食品车、小摊贩和城管人员玩“猫捉老鼠”,难度很大。一方面,执法人员有限,不可能时刻都有人蹲点把守;另一方面,流动摊贩的经营成本小,即使商品被没收,也很容易“重起炉灶”,食品流动摊点根治不了主要还是与市场需求有关。
市民:关注孩子健康应建立长效机制
据了解,近几年,有关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虽然各部门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整治,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却一直无法根治,家长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每天吃那些“不放心”食品。
“整治就缓解,不治就反弹,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需要卫生、城管等多个部门的配合监管,全社会都应关注孩子的健康。”采访中,许多市民呼吁,有关部门应形成合力,加大对校园周边餐饮、食品摊点的监管力度。同时,引导商贩守法经营,办理健康证和合法手续,监管好食品进货渠道,加强摊贩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等;对于一些卫生条件无法保证的违法流动摊点,应专门并长期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