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大力实施苏区振兴国家战略:振兴发展加速向好

27.03.2014  11:33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为赣州发展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描绘了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路线图”,开启了赣州发展新纪元。一年多来,我市立足自力更生,大力实施苏区振兴国家战略,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扶持政策激发内生动力,民生工程保障群众利益,重大项目增强发展潜力,先行先试释放改革红利,全市发展态势加速向好,振兴发展开局良好。

政策引路 构筑区域发展高地

近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截至目前,赣州争取国务院及国务院办公厅出台9个配套文件,明确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南康撤市设区、设立赣州综合保税区、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等重大事项。

若干意见》出台以后,一系列配套文件及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政策支持体系。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38个部委出台43个具体实施意见或支持政策。39个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州18个县(市、区)。29个省厅(局)出台实施意见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我市执行154项西部大开发政策或标准。其中“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到位,目前全市共为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的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约3.4亿元、关税约5866万元。

重大机遇相互叠加,利好政策接踵而至,提升了赣州在区域发展中的竞争力。数字显示,2013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和周边四省八市,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为全省第一。

民生优先 凝聚振兴发展力量

40余万户危旧土坯房改造户住进安居房,2014年全市将完成剩余部分改造;184万村民喝上放心水,今年年底前,全市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将得到基本解决;7.1万户不通电山区居民用上了电,35.11万“低电压”农户用上稳压电;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30.3万平方米,基本消除D类危房……住房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出行难、用电难、看电视难等突出民生问题的解决,极大地凝聚了民心民力。

若干意见》出台以来,我市把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作为振兴发展首要任务,将新增财力重点向民生倾斜,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若干意见送春风,党恩浩荡迁新居。” 赣县茅店镇黄支坑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集中建设点的村民肖天红用对联表达感激之情。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乘势而上、主动作为,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深情关怀转化为共促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化“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全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弘扬苏区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注重实践、实干、实效,争创一等工作,加快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招大引强 经济发展增势强劲

政策洼地催生投资热地、发展高地。叠加的政策优势,使我市成为中部的“西部”、老区中的“特区”。

若干意见》出台以来,我市成功举办央企入赣、赣台会、光彩事业赣州行等活动,签约项目200多个,签约金额突破2000亿元;中国汽车零部件(赣州)产业基地、赣州北斗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落户,实现百亿元产业项目零的突破。

中海、华润、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光大集团、宝钢集团等世界500强、央企和大型民企纷纷落户赣州。20多家域外金融机构进驻赣州,其中华汇人寿总部入驻赣州工作已启动。毅德控股、康尔实业分别在香港、马来西亚上市。这有力地促进了投资增长、工业增速、就业增加、产业壮大。

与此同时,我市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突出抓好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重大工业或技改基建项目,重大社会事业、民生项目和农林水、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项目。

目前,我市编制1905个重大项目,上报国家部委项目和省级项目322个(类)。赣韶铁路建设、赣龙铁路扩能改造、赣州黄金机场机坪扩建工程、南昌至宁都高速、寻乌至全南高速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2013年,全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747.7亿元。

先行先试 改革红利渐次释放

先行先试平台多是当前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我市积极打造战略性发展平台,提升集聚辐射力。2013年,龙南、瑞金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获批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国(赣州)稀土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获国家相关部委批准;今年,章康新区、赣州综合保税区、瑞兴于经济振兴实验区等9个区域发展平台的建设将加速推进。

我市充分用好《若干意见》赋予赣州的先行先试权,创建先行先试示范点,赢得发展主动权。

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第二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全国唯一的稀土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城市、稀土矿产地储备试点城市、全国首批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城市和“西果东送”城市……我市着力打造现代农业、承接产业转移、旅游扶贫、统筹城乡发展、金融综合改革创新、生态文明6个领域试点示范,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提速提质提效。(记者温居林)

【记者手记】全面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当前,正值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弘扬苏区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更进一步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深情关怀转化为共促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当务之急。成绩喜人不能成为松劲的理由。振兴路上重任在肩,我们更应该坚持求真务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以“三严三实”的精神,推动一系列振兴政策落地生根,优先解决民生问题,打造战略性平台,凝聚起振兴发展的最大正能量;坚持争创一流,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胆识,争取先行先试权,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新征程中,创造出新时期的“第一等工作”,让振兴发展战略在赣南大地结出丰硕果实。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