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学产业发展升级 促项目生根落地

18.06.2015  10:41

  6月17日,市党政代表团继续考察行程。长沙园区建设的大视野、工业项目的大体量、产业集群的大手笔,让代表团成员既感震撼又增压力。一路考察,一路思考,大家从对比中找到差距,在学习中收获经验,更加坚定奋进的决心。

  他山之石

  中联重科: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导者

  中联重科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建设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唯一一家A+H股上市公司。公司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86个产品系列,80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为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业务板块居全球前两位。

  公司成立以来,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0%的业绩,成为全球增长最为迅速的工程机械企业。通过不懈创新、战略调整,公司已从重点发展工程机械板块,转型为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环卫、重卡和金融五大板块齐头并进,2014年公司产值达680亿元。

  蓝思科技:本土成长起来的“大块头

  蓝思科技是一家以创新为主导、先进制造为基础的外向型和技术型集团化发展的股份制企业,也是长沙市全力培育发展起来的本土企业。公司主营视窗触控防护玻璃面板、触控模组及视窗触控防护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在全球高端智能品牌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消费产品主机配套零部件制造领域,凭借特有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国际化经营的管理模式创新,以及持续保持领先的研发工程投入,具备了从专用模具开发设计到专用生产设备研制开发、再到加工产品大规模生产的能力,工艺、技术、规模国际领先。

  上海大众长沙工厂:招商落地的“巨无霸

  上海大众长沙工厂是长沙市招商引资重大项目,2013年5月15日签约、次日奠基,今年5月24日建成投产。项目总投资121亿元,规划年产能30万辆。工厂拥有冲压车间、车身车间、油漆车间、总装车间四大整车制造车间,同时拥有技术中心、培训中心、零部件配送中心、整车发运中心、办公生活楼以及动力、消防、环保等配套设施。

  项目最大的特点是整车生产基地与供应商园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无论是规模还是产业链布局的合理性,均属全球领先。工厂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节能环保程度以及总体制造技术状态均属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学习感悟

  将差距压力转化为追赶动力

  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熊一江:通过考察学习,感受最深的就是六个字:差距、压力、动力。差距方面,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从城市建设、民生保障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让我压力倍增,更感到要做的事情太多。我们将坚持引进大项目不放松,进一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在“增量”的同时积极培育现有企业,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我们还将坚持发展产业集群不动摇,紧紧围绕电子信息、机电产业做文章,促进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进一步完善产业的配套,打造宜居宜业都市,促进产城融合,让企业落地生根。

  加大招商力度发展产业集群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邱向军:看了长沙的产业发展,我受到的冲击和震撼特别大,深感他们在规划上是高起点、在招商上是大手笔、在发展上是跨越推进。长沙高新区去年的企业总收入2000多亿元,其中中联重科一家企业就将近1000亿元,这就是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学习促发展,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精心培育光电产业、生物医药两个千亿产业集群;必须进一步改革创新,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开放型经济迅速上规模、上层次;必须进一步强化招商,推动高新区经济总量再上台阶。

  等不及、坐不住、慢不得

  小蓝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南昌县委书记郭毅:这次考察学习是一次解放思想之旅、寻求发展之旅,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等不及、坐不住、慢不得”。通过学习对比,深感南昌县、小蓝经开区的不足,我们将在差距中寻找发力方向,学习敢为人先的思想观念,学习抓重大项目、抓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做法,围绕“抢占制高点、聚焦增长极、提升首位度、共筑‘四强’梦”要求,将产业做强做大。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招大引强上下工夫;另一方面,培育壮大现有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实现龙头昂起、舞动产业链条。

  记者 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