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大爱无言 记九江市抗癌协会党支部书记杜晓琴

13.08.2015  12:53

  汪仁平 江西日报记者 练 炼

  在九江市社会组织里有这样一个人,她带领一帮爱心志愿者以爱为曲,以互助为词,以坚强为节拍,谱写了一首首打动人心的生命赞歌。她就是全省社会组织先进个人、九江市抗癌协会会长兼党支部书记杜晓琴。

  坚定信念,勤奋工作,变“三无”为“三有

  杜晓琴是一名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她在2002年患上乳腺癌,对患癌的痛苦有着深刻体会。为了一种责任和使命,杜晓琴走进抗癌协会。当看到协会“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景象,她更坚定信念,一定要想办法去帮助这个群体。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智慧,杜晓琴积极想办法,使抗癌协会克服大多数社会组织“无办公场地、无办公经费、无办公人员”的困难。一是创新思维。起初协会没有固定场所,她个人垫付几万元租用办公场地,成立九江市爱心康复之家,并通过与民营企业合作创建“联合党员活动室”等方式,使协会活动场地有了着落;二是积极申请公益创投项目。2014年协会申请江西省公益创投“关爱生命加油站”项目,2015年又中标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帮扶贫困癌症患者试点项目,这个项目主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支持帮扶关爱对象,提高生命质量;三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协会支部委员率先垂范,感召和吸引了20多名志愿者、爱心人士义务为癌症患者服务,大力弘扬了感恩与回馈社会、奉献与服务社会的精神。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把大爱进行到底

  为了更好地服务帮助他人,杜晓琴还考取了全国公共营养师,指导病友们通过饮食营养调理身体。因热心抗癌社会公益事业,坚强执著的奉献与付出,她得到了协会会员与社会各界的赞誉。

  去年5月,作为全省唯一的社会组织党支部书记,杜晓琴被九江市社会组织党工委推荐参加省委党校学习。回来后,杜晓琴以自己在党校所学,带领和激励党支部的同仁,使大家更加热爱这份没有报酬的公益事业。支部委员向广大协会会员伸出温暖热情的双手,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会员协调办理低保;对消极悲观的会员进行“话疗”,开展心理疏导;到有家庭矛盾的会员家中劝解,解决矛盾。

  协会里有一名患者叫王丹,才30岁,然而2011年生活不经意间发生了转弯,医生告诉她“小腿胫骨远端完全被肿瘤吞噬,只剩下骨皮质”。经过多方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家庭却负债累累。在陷入迷茫时,王丹在抗癌协会遇到了杜晓琴。在杜晓琴的悉心劝导和帮助下,如今的王丹,说起自己的病例时可以面带笑容,对癌症遗留下的残疾也乐观对待,今年她还向协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王丹说:“抗癌协会传递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和感染了我,我要把这种爱的精神传递下去,帮助更多的人。

  据统计,杜晓琴在担任会长兼党支部书记期间,除了带头为协会捐钱捐物外,义务为协会工作时间近万个小时,免费授课30多场,受益人员5000多人次。抗癌协会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广大癌症患者从中获得身心愉悦,提高协会内癌症患者的生存率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