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机关:坚持“四联系四提高” 履职为民见成效

25.04.2014  11:16

  “这条路修得好,我们老百姓都拍手欢迎!”看着已经修到家门口的水泥路,家住新建县上莘村东边岗邓家自然村的邓仁梅笑得合不拢嘴。而在不久之前,能有一条水泥路,是当地村民的最大期盼。

  “原先的水泥路,只通到行政村,像我们自然村小组,都是泥巴路。”邓仁梅指着脚下宽敞、平整、洁净的路面介绍说,“电动车、汽车走不了,自行车也不行,要是下雨天就更难走了。”邓仁梅说,在没修路之前,他们村的村民一直用手推独轮车当作运输工具,若是要运送大物件,那就得等上大晴天,才能勉强开车进村。泥巴路不但影响出行,还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别人村的花生能卖三块一斤,我们村的就只能卖两块五,就是因为路太难走,没人肯来收。多亏了市政协的机关干部和政协委员们,帮我们联系资金修路。”邓仁梅高兴地说。

  据介绍,上莘村的各个自然村都存在像东边岗邓家自然村之前那样道路不畅的情况,尽管村民反映强烈,但因为资金不足,路一直没修成。正在村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市政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小组了解到了上莘村的困难,他们通过多方联系为上莘村争取到了修路资金,由上莘村行政村通往各个村小组的16公里水泥道路也应运而生。

  “修路方面争取到了各级配套资金达350万元。此外,村里水库加固还争取了130万元。此外,还争取了不少资金用于标准化农田建设、村小学维修、清理水渠等。这些可都解决了老百姓关心的大事实。”上莘村干部介绍说。

  深入基层搞调研,履职为民见成效。上莘村的巨大变化,便是市政协机关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个缩影。自党的群众路线开展以来,市政协机关积极拓展听取意见的广度和深度,以“四联系四提高”为主题,开展专项学习教育和听取意见活动,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把群众反映的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列入民主协商、调研和提案督办等日常工作之中,通过履行职能,为推动问题的解决献计出力,更好地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据了解,市政协机关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积极联系本职工作,不断推动政协工作迈台阶、上水平。要积极联系界别,充分调动各界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密切界别与政协、界别与界别之间的联系,大力推进界别组织创新、方式创新和机制创新。要积极联系委员,认真组织政协委员的学习和培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部署。要积极联系社区(乡村),继续深化“群众在心中——委员进社区(乡村)”活动,加大对各县区、开发区、新区活动的指导,创新活动方式,服务社会经济建设,注重成果转化。

  按照“四联系”要求,市政协机关共搜集整理代表性意见37条,其中涉及政协工作10条,全市性工作21条,涉及市政协领导班子6条。为把群众的意见作为整改重点,把群众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市政协机关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即知即改、立说立改。根据西湖区政协提出市政协在重大课题调研应充分发挥县区政协作用的建议,市政协机关决定将调研课题分成若干小课题,邀请各县区政协共同调研。为更好的帮助群众办实事,机关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开展义务劳动,女党员干部成立“巾帼志愿者”深入敬老院看望慰问老人。此外,市政协机关还建立了领导谈心制度,基层干部能与主要领导一对一、面对面交流想法体会。

  市政协机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何民介绍:“市政协机关将继续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牢牢把握活动总体要求,不断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围绕联系本职工作、联系界别、联系委员、联系社区,努力实现‘四个提高’,即‘切实提高改革创新、服务发展的能力,切实提高调查研究、履职为民的能力,切实提高发扬民主、合作共事的能力,切实提高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能力’,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有序推进。”(谈水泉 本报记者 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