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管理处杨秋贵:与高温毒气搏斗的“老黄牛”

01.07.2014  14:02

 

杨秋贵(左二)和他的队员们正在抢修祥云大道水毁的路段  

 

  50℃的地表高温,150℃的滚烫沥青料,刺鼻呛人的沥青烟雾,一遍一遍地平整、压实……这是南昌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杨秋贵班组一个普通的工作场景。数十年来,杨秋贵班组在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共产党员杨秋贵的带领下,克服艰苦的工作环境,用实在实干的“老黄牛”精神为南昌美化城市环境,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战高温、斗毒气的“老黄牛  

  由于连续两周的大雨,南昌市祥云大道上的沥青长时间被雨水浸泡而损坏。6月30号下午,一群身着橘红色工作背心的市政工人正顶着阳光,熟练地进行着沥青道路养护维修作业。眼看着市政部门的自卸货车将近150℃的滚烫沥青料精准地倾倒至道路坑洞处,沥青料翻滚起刺鼻的烟雾呛得人眼睛都打不开,而市政工人却趁热“”进烟雾中迅速地将沥青料刮扒平整、压实。

这是南昌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杨秋贵班组一个普通的工作场景。

  “我们利用今天难得的多云天气,来对水毁的道路进行养修。”市政工程管理处道路管理养护一所道路维修公司路面队队长杨秋贵对记者说,摊铺沥青的过程看似简单,却非常幸苦,“光沥青料的温度就达150多度,人站上去都冒汗。

  除了高温,沥青料所散发出的刺鼻气体也是对杨秋贵班组一个极大的考验。据了解,吸入这些有毒气体会使人产生头昏、头痛、神志不清等症状,普通人连十分钟都呆不住,可杨秋贵和他的队员们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我们有一个社会承诺,就是在市内一般是半个小时,遇到堵车的情况最晚一个小时要赶到现场,及时处理及时修护。”杨秋贵说。

创新强、重实干的“老师傅  

  道路养护既是苦力活,又是技术活。从最简单的沥青料刮扒、压路机碾压到综合养护车、沥青热再生养护车等大型养护设备操作,都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来支撑。杨秋贵就是这样一位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老师傅”。

  虽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26年的路面养护维修工作使杨秋贵创造出了“圆洞方补、浅洞深补、斜洞正补”沥青道路病害处理法、“点要对、线要直、面要平”沥青道路维修工作法等一系列道路养护维修作业工作法,并作为养护维修作业标准推广至南昌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全部沥青道路养护维修作业中。

  作为共产党员的杨秋贵还是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数十年来,带领他所在的班组克服艰苦的工作环境,用辛勤和汗水,用实在实干的“老黄牛”精神为我市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作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他们所负责的11条城区主干道沥青道路设施完好率98%以上,所负责养护的阳明东路、阳明路接连获得“全国市政养护示范设施——扁鹊奖”。(记者 郑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