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倾力推进“阳光民政”建设

28.06.2016  11:24

灵活运用“四种形态” 严肃党纪严查红包

  近年来,市民政局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灵活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党规党纪,严查殡葬红包,处处体现着一级党组织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约谈提醒 抓早抓小

  “案件已过去5个多月,还有没有发现红包问题?

  “责任人已处理。我们作出深刻检讨后回去完善制度,没再发现红包问题,如再发现,我们两个负责人愿接受处理……”近期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画面中,南昌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沈杰一脸严肃,语气严厉。这是沈杰第三次约谈南昌市殡葬管理处领导干部。2015年11月,南昌市殡葬管理处殡仪馆外聘工作人员闵某,在帮熟人办事过程中,暗示丧属提供两条香烟。经市民政局研究决定,闵某被辞退,主要领导责任者被免职。南昌市纪委对市殡葬管理处党支部书记欧阳小龙、处长熊坚强进行诫勉谈话处理。

  “尽管问题出在基层,但作为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我的责任也很大。”沈杰告诉记者,他多次约谈殡葬管理处领导干部,甚至 “瞪眼”、“拍桌子”,就是要通过持续加压,把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压力传导下去,让基层组织和 “一把手”把担子挑起来,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错误。

   从“治理殡葬红包”到“提升服务水平

  自2015年开始,市民政局将殡葬“红包”问题列入该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点任务,强力推进,深挖细刨,铁心硬手开展整治。局党委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认真制订工作方案,成立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督导组,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44名行风效能义务监督员,每周对“红包”上缴情况、明察暗访情况、丧户回访调查情况等进行汇总,并对出现问题的部门和人员严肃问责。为深入开展治理,市民政局出台殡葬工作“五严禁八不准”,并修改完善市殡葬管理处行风效能督查制度,明确了常态化治理举措。局纪委严格落实监督职责,先后开展督查43次,暗访27次,辞退3人,免职1人,诫勉谈话2人,查处3起擅自脱岗和1起效能问题,对当事人通报批评;对1名违纪工作人员作出记过处分并扣罚绩效奖。

  随着殡葬事务的公开和监督力度的持续加大,“不敢收”已成常态。下一步,专项治理将从单纯的拒收红包、香烟向提升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方面转变。目前,我市殡葬系统“便民惠民‘双六条’”已实施,“一对一”服务模式已在全市殡仪馆推广。接下来,市民政局还将出台《南昌市丧葬陋俗整治工作暂行管理办法》,加大考评问责,并将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原则,深化殡葬事业单位改革,为老百姓提供更优质的殡仪服务。

  “老百姓在治丧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只要拨打‘964444’24小时殡葬客服电话,都会有人为他答疑解惑,并可获得灵堂布置、遗体运输、冷藏、装殓、火化、入葬一站式服务,办理丧事不用再求人。”市殡葬处负责人对记者说。

   灵活运用“四种”形态严肃党纪

  去年底,市委巡察组对市民政局进行了廉政巡察,指出该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市民政局党委高度重视,把巡察视作对全局工作的一次“把脉会诊”,对局党委和各级领导干部政治上的一次严格“体检”,要求全体干部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从根本上纠正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巡察整改过程中,市民政局党委、纪委灵活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累计约谈局属县级干部8人次,科级干部14人次;对2个局属单位下发了线索调查转办函,对1名科级干部进行了函询,给予1名县级干部停职处理,给予4名科级干部党内警告处分,给予3名科级干部免职处理,给予1名科级干部通报批评处理,对3名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把握运用,是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内在要求,更是党委主体责任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有利于党内关系的正常化,有利于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构建。”沈杰表示,今后,市民政局还将继续运用好“四种形态”,为民政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赖浩洪 记者 邓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