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众路线亮新招 市编制办简政放权边学边改见行动

13.04.2014  11:52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一个部门的干部作风好不好,工作干得怎么样,群众和服务对象最有发言权。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编办坚持开门搞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听取基层编办、广大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对集中解决“四风”问题、推动机构编制工作创新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简政放权 边学边改见行动  

  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编办注重把教育实践活动与机构编制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紧抓住群众、基层编办和服务对象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边学边改,立查立改,一时难以解决的积极创造条件整改,着力以问题的解决体现活动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热点生源的增加,热点学校教师结构性缺编一直困扰着教育局的相关领导,应该说这是一个老问题,是历史遗留和现实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据南昌市教育局组织人事处处长王光霆介绍,2008-2009年全市中小学教师编制为6100个,随着每年生源的递增,截止目前中小学缺编达1000多个。为了解决一些热点学校教师编制问题,市编制办在了解情况后,在国家不能增加编制的政策下,市编制办允许市教育局对学校编制进行适量调整。“比如向塘铁路2中由于近年来学生数减少老师编有富余的情况,我们将铁路2中30个编制划给南昌2中,要是以前教师用编问题我们是很难自主内部调控的。

   南昌规范编制实名制管理  

  此外,记者了解到,针对教育实践活动听取意见环节收集并发现的部分县区编办、市直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在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过程中因业务不熟练、操作不规范,导致进人事先核编、领导职数空缺核准、人员进出上下编等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市编制办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制定印发了《南昌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流程》(以下简称“工作流程”),对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调整,人员增加或减少,人员职务或岗位变动时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程序作了进一步的重申或明确。

  据《工作流程》,新设立的机关、事业单位,应在批准设立(批复文件印发)后15个工作日内,指定专人(组织人事干部,下同)持相关文件到机构编制部门领取《机构编制管理证》(新设立事业单位需同步办理法人登记手续)。按照机构编制管理相关规定,对本部门(单位)机构编制及其相对应的实有人员进行初始化登记,报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机构编制部门依据成立批文,在“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新增机构并核发《机构编制管理证》。

  机关、事业单位机构(含合署、挂牌)、编制(含编制结构)和领导职数调整后,应在批准调整(批复文件印发)后15个工作日内,指定专人持相关文件和《机构编制管理证》到机构编制部门变更有关事项。机构编制部门依据批复文件,即时对“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数据内容进行变更。

  机关、事业单位因撤销、合并或转制等原因不再纳入机构编制部门管理的,在批准撤销、合并或转制(批准文件印发)后20个工作日内,指定专人持《机构编制管理证》和相关文件到机构编制部门办理注销手续。机构编制部门即时对“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中该单位的信息进行注销。

  此外,机关、事业单位有人员调出、退休、死亡、辞职、解除聘用合同以及被开除、辞退的,在20个工作日内,单位指定专人登录“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在机构编制人员管理模块,找到录入人员所在单位,进入实有人员功能,选中需要核减的人员,点击核减人员信息。核减人员时,请录入核减的原因及去向。核减成功后,通过送审功能提交机构编制部门审核。

  据市编制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作流程》的出台,一方面能指导、帮助县区编办、市直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全面掌握和熟练操作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规范工作流程,有效预防和解决实名制信息录入或变更不及时、系统数据与实有人员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对于深入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保证实名制管理系统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另一方面也从源头上杜绝了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干部、人编分离等问题的发生,对于全面落实机构编制管理制度、严控机构编制、严肃机构编制工作纪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问题的整改和解决,不仅使市编办的教育实践活动效果得到初步显现,而且促进了我市机构编制工作的创新发展,做到了教育实践活动与当前机构编制工作“两不误、双促进、共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