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青云谱区委书记周亮:打造江西的“中关村”

17.01.2014  01:35

专访视频

人民网南昌1月16日电 (肖成)日前,南昌市青云谱区委书记周亮在接受本网专访时表示,青云谱区今年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保障,紧扣“繁荣都市发展极、生态人文展示区”的发展定位,全力构建“四区一基地”新格局。

财政总收入突破30亿元

周亮说,2013年青云谱区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特别是体现经济效益的财政收入指标再上新台阶,其中,财政总收入突破30亿元,预计完成31.26亿元,同比增长15.6%,实现了两年再上一个台阶的新跨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完成8.08亿元,同比增长24.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突破10亿元,预计达10.7亿元,同比增长31.5%。在南昌市“三看”活动中,青云谱区排名第6位,老城区排名跃居第1位,实现了在逆势中进位。

旧城改造创造“青云谱速度

2013年,青云谱区以旧城改造为抓手,不断强化城区管理,改善人居环境。周亮介绍,青云谱区九洲高架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95%的征收任务,创造了城区征迁中的“青云谱速度”;实现了“两个转变”,即全市从轨道交通建设房屋征收向重大工程建设房屋征收的转变和房屋征收工作从市里主导、全市推动向区里主导、全区推动的转变。

周亮表示,旧城改造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是改善民计民生的“发动机”。2014年是旧城改造攻坚的关键之年,青云谱区将在完成十字街棚户区旧改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江铃西四路以北地块、井冈山大道以东地块、梅湖景区以南地块、城南万溪前万城中村等地块连线成片整体改造,确保全年改造面积不低100万平方米。

积极谋划老工业城区转型升级

周亮表示,青云谱区将以洪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为契机,按照“整体化思考、片区化布局、组团式改造、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进行深入规划和策划,并以引导产业集聚、培育特色化规模化产业为重点,强化规划的约束力和控制力,努力打造全国老工业城区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全力构建“四区一基地”(商贸商务核心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生态旅游休闲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新格局。

周亮说,商贸商务核心区将结合旧城改造和一批已上市的地块开发,加快启动和推动北京王府井、京山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和招商。与此同时,做旺以坛子口商圈、新溪桥商圈、洪都商圈和象湖东岸商圈为主的商贸服务业,通过优化传统商贸业的网点布局,提升人气和辐射力,力争2014年商贸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亿元。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将大力推进总投资达20亿元的梅湖艺术中心、赣鄱民俗风情街、八大山人文化主题会馆、陈云纪念园建设,加快引进诸如西安大唐西市等具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大企业,打造精品线路,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破题。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将着力发展医药、建材、冷链、农产品交易等特色物流产业和服务外包产业,做实以“解放西路、洪都南大道、广州路”为代表的楼宇经济产业带和总部经济产业园,力争2014年楼宇经济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亿元。生态旅游休闲区将力争打造高品质城市生态旅游休闲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将依托江铃、洪都、印钞公司、阳光乳业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优化都市工业,全力打造全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力争到2015年现代工业总产值实现500亿元。

打造江西的“中关村

近年来,随着一批骨干企业加快转移,青云谱区工业经济压力骤增。周亮表示,青云谱区将以昌南工业园调区扩区为支撑,大力推进工业“二次创业”。

其实,青云谱区在布局一盘更大的“”。周亮表示,今年,青云谱将抓紧清理昌南工业园区内闲置土地,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效益。对于签约的项目要限期开工,开工的项目要狠抓进度,竣工的项目要抓投产、抓见效。立足园区自身特色,紧紧围绕江西省社科院提出的“加强与国内领先科技园区的合作,最终将昌南工业园区打造成江西科技创新的带动区”定位,大力推进科技孵化基地建设,力争培育更多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爆发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努力形成在全省县区中一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打造江西的“中关村”。同时,做大以农产品、医药、冷链、建材为主要内容的园区市场物流业,力争2014年园区市场物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亿元,2015年突破500亿元。

改善民生是社会和谐关键点

周亮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点。青云谱区将让每一项工程实实在在惠及于民,进一步增强“民生财政”的理念,整合财力,加大投入,真正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建立资金使用、工程进度、绩效考核等监管机制,确保各项工程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